地肤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954页(1911字)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扫帚苗(《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的嫩茎叶。地肤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7种、3变种及Ⅰ型。

原植物 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Chenopodium scoparia L.),又名涎衣草(《唐本草》)、鸭舌草、独帚(《图经本草》)、白地草(《纲目》)。

历史 本种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

《纲目》云:“地肤嫩苗,可作菜茹,一科数十枚,攒族团团直上,性最柔弱,故将老时可作帚,耐用。”所述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

茎直立,多分枝,分枝斜上,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3~7cm,无毛或稍有毛、花两性或雌性。通常1~3朵生于上部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基部合生,花被裂片近三角形,果期自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刺;雄蕊5;花柱极短,柱头2,线形。胞果扁球形,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扁平。花期6~9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86页.图1171)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宅旁隙地、园辅边和荒为田间;分布几遍全中国。

朝鲜、日本、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印度、欧洲也有分布。

。【化学】:

地上部位含脂肪酸、脂肪醇及甾醇类化合物,还含有哈尔满(Harmane)、哈尔明(Harmine)、四氢-β-卡波林(Tetrahydro-β-Carboline)衍生物等生物碱[1~2]

参考文献 [1] Acta Pol Pharm 1978;35(4):497 [2] J Nat Prod 1978;41(3):189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图经本草》:“叶:苦,寒。” ②《救荒本草》:“叶:甘。”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赤白痢,泄泻,热淋,目赤,雀盲,皮肤风热赤肿。

①《别录》:“捣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热暗、雀盲、涩痛。苗灰主痢亦善。

” ②《图经本草》:“主大肠泄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毒。” ③《纲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诸淋。” ④《本草纲目》:“叶:作浴汤,去皮肤风热丹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黄芩,治妊娠子淋。

②配瞿麦、知母,治下焦积热,小便黄赤,尿少疼痛,以及诸淋。 ③配地锦草,治赤白痢。

方选和验方 ①地肤大黄汤(《外台秘要》引《小品方》)治妊娠子淋:地肤草、大黄各90g,知母、黄芩、茯苓、芍药、通草、升麻、炙枳实、炙甘草各60g。水煎,分3次服。

②地肤汤(《外台秘要》引《小品方》)治下焦结热,小便赤黄,数起尿少大痛,或有出血;温病后余热,少腹坚胀如斗大,及诸淋:地肤草90g,知母、苓、黄芩、升麻、瞿麦、通草、枳实各60g,海藻30g。水煎分3次服。

单方应用 ①地肤饮(《外台秘要》)治子淋,不便数出少,热病酸疼:地肤草90g,水煎服。 ②《圣惠方》:“治眼为物所伤,或肉胬:生地肤苗150g。净洗,捣绞取汁,瓷盒中盛,以铜箸频点目中。冬月以干煮,煮汁点之。” ③《范汪方》:“疗淋:地肤草120g,水煎服。” ④《产乳集验方》:“疗小便数多,或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草90g,水煮分3服。” ⑤《湖南药物志》:“治小儿疳积:地肤全草9g。水煎服。” ⑥《湖南药物志》:“治头痛:地肤苗,尾烧灰,共捣烂,敷头顶。” ⑦《宁夏中草药手册》:“治风湿关节痛,小便少;地肤苗12g。水煎服。”。【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地肤苗叶,能益阴气,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柏,知母滋肾之意。”

上一篇:地肤子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