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仔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128页(1876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夜兰、蚊惊树(《纲目拾遗》),千里香(《陆川本草》),树兰(《台湾府志》),珠兰、木珠兰、兰花米(《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楝科米仔兰属植物米仔兰的花和枝叶。米仔兰属全世界250~300种;中国约10种,可供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 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又名碎米兰(《中国经济植物志》)。
历史 米仔兰原名夜兰,始载于《纲目拾遗》木部,赵学敏引《岭南杂记》:产粤道旁小树也,高一、二尺,叶大如指头,颇带兰色。
……叶下有小花如粟米,至晚香闻数十步,恍若芝兰;又引《粤语》:叶如槐,花如粟米,至夜则香,芳香如兰……。所述形态特征及产地与今米仔兰相符,应为本种无疑。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7m,多分枝,嫩枝常被锈色鳞片。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12cm,叶柄上有黑色腺点,叶轴有狭翅;小叶3~5枚,薄革质,对生,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7cm,宽1~3.5cm,先端钝或钝尖,基部楔形而下延,全缘或呈微波状。
花单性与两性同株,为腋生疏散的圆锥花序,长6~12cm;花小而多,圆球形,极芳香,花径约2mm,具短梗;花萼5片,绿色;花瓣5片,黄色;雄蕊5枚,花丝合生成筒状,花药藏于筒内;子房卵形,密被黄色毛。浆果卵形或近球形,表面常有散生星状鳞片。种子有肉质假种皮。花期7~8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69页.图28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或山坡湿润肥沃的土壤或砂壤土的林中,亦常见庭院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产于广西、四川。
鉴别 花朵呈细小均匀的颗粒状,棕红色,下端有一极细的花柄,基部有小宿萼5片,花冠由5片花瓣紧包组成,内面有不太明显的花蕊,淡黄色。体轻,质硬稍脆。气清香。
以体轻、色金黄色、香气浓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花的挥发油中含L-α-葎草烯((-)-α-Humulene)、L-β-榄香烯((-)-β-Caryophyl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巴烯(Copaene)、正二十二烷(n-Dcosane)、葎草烯-7-醇(β-Humulene-7-ol)、米仔兰醇B(Aglaiol B)、米仔兰醇A(Aglaiol A)、米仔兰酮醇(拟)(Aglaionol)、及微量沉香醇((-)-Linalool)、壬醛(Nonylaldehyde)、桧樟脑(Juniper camphor)、棕榈酸[1]及(-)-Odorinol。
叶中含三萜成分有米仔兰醇(Aglaiol)[2]。还有2个异构的米仔兰三醇(Aglaifriol)及米仔兰二醇(Aglaiondiol)[3]。其中的(-)-odorinol,具有抗白血病作用[4]。
参考文献 [1] CA 1983;98:17618d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63 [3] CA 1975;82:16958x [4] CA 1983;98:194915u
。【药性】:性味 辛、甘,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枝、叶:辛,微温。花:甘、辛,平。”
归经 入肺、胃、肝三经。
功效 花:行气解郁,宽中,催生,醒酒,清肺,醒头目,止烦渴。枝、叶: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 花:胸膈胀满不适,噎膈初起,食滞腹胀,咳嗽,头昏。枝、叶:跌打骨折,痈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3~9g,枝、叶9~12g。外用:熬膏涂敷或鲜叶捣烂,调酒炒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