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来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129页(1057字)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南葛、苦瓜、苦瓜蒌(《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葫芦科赤瓟属植物皱果赤瓟的块根。
原植物 皱果赤瓟Thladiantha henryi Hemsl.
形态 攀援藤木。
根块状,肥大。
茎、枝有棱槽。叶柄细,长4~12cm;叶片宽卵状心形,长8~16cm,宽7~14cm,边缘有锯齿,基部心形,弯缺张开成半圆形,上面具白色短刚毛,背面有短柔毛。卷须纤细,2歧有时单一。雌雄异株;雄花6~10余朵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筒宽钟形、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长圆状椭圆形,雄蕊5,两两成对,花丝基部靠合,一枚分离;雌花单生、双生或数朵组成总状花序,子房卵状长圆形。果实椭圆形,长5~10cm,直径3~4cm果皮隆起呈皱褶状。种子长卵形,长5~6mm,扁压,平滑。
花果期6~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52页.图61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50~2000m的山坡林下、路旁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和四川。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苦,寒、平。” ②《本经逢原》:“生则性寒,熟则性温。”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心、脾、胃三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肝、肺。”
功效 清暑涤热,明目,解毒。
主治 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①《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 ②《生生编》:“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③《本草求真》:“除热解烦。” ④《随息居饮食谱》:“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 ⑤《泉州本草》:“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煅存性研末。
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滇南本草》:“脾胃虚寒者,食之令吐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