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62页(2046字)
【概况】:
异名 遏蓝菜(《救荒本草》),麦蓝菜(《滇南本草》),瓜子草(《中药志》),老鼓草(《中国药用植物志》),南败酱(《湖北中草药志》),败酱草(江苏、福建、东北地区)。
基源 为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的全草。
原植物 菥蓂Thlaspi arvense L.,又名大荠、野榆钱(陕西),小山菠菜(山东),苦稽(甘肃),苦菜(安徽),臭虫草(江苏),则朵娃、哲噶(藏名)。
历史 (《本经》)始载菥蓂,列入上品。
但历代本草中对其原植物所属种类均存在混乱现象,如常与荠或葶苈混用,如(《纲目》)中依据(《唐本草》)即认为小者为荠,大者为菥蓂,花白为菥蓂,花黄为葶苈。
(《植物名实图考》)中也仍将荠菜作为菥蓂。
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高8~60cm。
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5cm,全缘;叶柄长1~3cm;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1~1.5cm,基部抱茎,两侧箭形,边缘具疏齿,顶端圆钝或急尖。
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mm;花梗纤细,长5~10mm;萼片4,卵形,长约2mm;花瓣4,长圆状倒卵形,长2~4mm,顶端钝或微凹。
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扁平,长12~15mm,宽9~12mm,顶端凹入,边缘具宽约3mm的翅。种子黄褐色,倒卵形,稍扁平,具同心环状纹。花期5~6月,果期6~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1页.图181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平地、沟边、路旁或田野。分布几遍全中国。
。【生药】:
采集 5~6月果实近成熟时采收带果全草,晒干。
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安徽。
鉴别
性状 全草长15~55cm。根细长圆锥形,灰黄色,质硬脆易折断。茎圆柱形,直径1~5mm,灰黄色或灰绿色,有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疏松的髓。
叶多碎落。总状果序生于茎枝端及叶腋,果实卵圆形而扁平,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种子扁圆形,棕褐色。气微,味淡。
显微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薄壁细胞。
皮层为5~10余列薄壁细胞。
中柱鞘纤维浅黄色,数个至十数个成群。
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浅黄色,常数个成群。
维管束间为木化纤维所充满,宽10~25列细胞。髓宽阔。
(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78页.图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芥子甙(Sinigrin)等。
参考文献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375
【药性】:
性味 甘,平。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全草:苦、甘,平。” ②《福建中草药》:“微苦,平。”
功效 和中益气,利水消肿,利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 肾炎,子宫内膜炎。
《全国中草药汇编》:“全草: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内蒙古中草药》:“治胃气不和:菥蓂30g,陈皮15g。水煎服。” ②《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迁延性肝炎:菥蓂全草30g,地耳草、白花败酱各15g,甘草6g,柴胡6g。水煎服。
” ③《安徽中草药》:“治痢疾,肠炎:菥蓂、辣蓼各15g。煎服。” ④《安徽中草药》:“治肺脓疡:菥蓂10g,桔梗6g,鱼腥草、薏苡仁、冬瓜仁各15g,鲜芦梗30g。煎服。” ⑤《安徽中草药》:“治阑尾炎:菥蓂、赤芍各10g,薏苡仁12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煎服。” ⑥《安徽中草药》:“治疮痈肿毒:菥蓂、忍冬藤、连翘各15g,丹皮、牛蒡子各10g,生甘草6g。煎服。”
单方应用 ①《福建中草药》:“治肾炎:菥蓂鲜全草30~60g。水煎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产后子宫内膜炎:菥蓂干全草15g。水煎,调红糖服。
” ③《内蒙古中草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菥蓂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