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404页(3982字)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梨属植物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原植物 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P.serotina auct.non Rehd.)又名白梨、罐梨(河北)。沙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P.serotina Rehd.),又名乌梨(浙江),麻安梨(贵州)。
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P.sinensis auct·non Poir.),又名花盖梨(东北),沙果梨、酸梨(河北)。
历史 梨始收入《别录》。
据《纲目》记载:“梨树高二三丈,尖叶光腻有细齿,二月开白花。”按此说明并与附图对照一致,应为本种。
形态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二年生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鳞片边缘及先端有柔毛,暗紫色。叶片卵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齿尖有刺芒,微向内合扰,嫩时紫红绿色;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边缘具有腺齿,长1~1.3cm。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花梗长1.5~3cm;苞片膜质,线形,长1~1.5cm;花直径2~3.5cm;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内面被褐色绒毛;花瓣卵形,长1.2~1.4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有短爪;雄蕊20,长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或4,与雄蕊近等长。
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长2.5~3cm,直径2~2.5cm,基部具肥厚果梗,黄色有细密斑点,4~5室;种子倒卵形,微扁,长6~7mm,褐色。
花期4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32页.图2193)
生境与分布 适宜生长在海拔100~2000m干旱寒冷的地区或山坡阳处。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沙梨与梨的区别在于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形,果实褐色。
花期4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32页.图2194)。
适宜生长在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秋子梨与以上2种梨的区别在于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芒刺长;花柱5;果黄色,果梗短,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357页.图版49∶1~2)。适于生长在海拔100~2000m寒冷而干燥的山区。
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内、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亚洲东北部、朝鲜也有。
本种品种很多,市场上常见的香水梨、安梨、酸梨、沙果梨、京白梨、鸭广梨均属本种。民间常用果与冰糖煎膏谓有清肺止咳之效的也多为本种。
。【生药】:采集 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化学】:
白梨含蔗糖、果糖、芳香油、黄色植物色素、果胶等[1]。 沙梨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2]。
参考文献 [1] 食品科学 1987;(7)∶45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75
【药性】:
性味 ①《新华本草纲要》:“甘、微酸,凉。” ②《日用本草》:“甘、酸,平。” ③《本草再新》:“甘,微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经。” 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兼入肝、胃二经。”
功效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主治 ①《新华本草纲要》:“热病,津伤烦渴,痰热惊狂,噎膈,便秘,消渴,热咳。” ②《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③《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风热昏躁。” ④《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 ⑤《唐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 ⑥《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卒闇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10ml顿服之,日再服。” ⑦《日华子本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 ⑧《开宝本草》:“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⑨《滇南本草》:“治胃中痞块食积,霍乱吐利,小儿偏坠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去皮、核)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雪梨浆(《温病条辨》)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1枚。
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 ②五汁饮(《温病条辨》)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③梨膏(《中药制剂手册》)治阴虚咳嗽,咽干口渴,音哑气喘,自汗盗汗:秋梨10000g,麦冬、百合、贝母各1000g,款冬花800g,冰糖4000g,水煎浓缩成清膏。
每300g清膏加蜂蜜300g,共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服15g,开水冲服。 ④梨膏糖(《中国药膳》)治肺热咳嗽,气喘:百部50g,前胡、杏仁、川贝、制半夏、茯苓各30g,款冬花20g,生草10g,白糖500g,香橼粉10g,橘红粉30g,梨1000g。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20分钟取汁,如此反复煎煮取汁4次后,合并煎液,再加白糖熬成膏状,冷却后切成小块,每日早晚各服3块。 ⑤梨膏糖(《百病饮食自疗》)治肺痈,身热面赤,烦渴,咳吐脓血:川贝母60g,百部50g,杏仁、苇茎、冬瓜仁、苡仁各30g,黑木耳10g,梨100g,冰糖300g,橘红30g。
川贝母、橘红分别烘干,研为极细末。木耳温水发透,与杏仁、百部、苇茎、冬瓜仁、苡仁、木耳放入锅内,加水煎熬取汁,如此3次取汁,合并煎液,文火浓缩至药液浓稠时,加冰糖令其熔化,直至粘稠时,加入川贝末、橘红末,搅匀,冷却后切以小块,每日3次,每次1块。 ⑥《中华进补大全》:“治浸润型肺结核:梨1个,百部30g,丹参30g,北沙参30g,水煎取汁,连肉同食。” ⑦《中华进补大全》:“治痰火劳咳:梨1个,银耳6g,白果10g,水煎取汁,调蜂蜜适量饮服。” ⑧《本草图经》:“治卒患赤目胬肉,坐卧痛者:好梨1颗(捣,绞取汁),黄连3枝(碎之)。以绵裹渍令色变,仰卧注目中。” ⑨《圣济总录》:“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大雪梨1个,丁香15粒刺入梨内,湿纸包4~5重,煨熟食之。” ⑩《本草求原》:“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 ⑾《本草求原》:“治急惊风热痰壅:梨汁和牛黄服之。” ⑿《本草求原》:“治中风痰热:梨汁同霞天膏、竹沥、童便服。” ⒀《本草求原》:“清痰止咳: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 ⒁《孟诜方》:“治卒咳嗽:梨,捣汁200ml,酥30g,蜜30g,地黄汁200ml。缓火煎,细细含咽。
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
单方应用 ①《圣惠方》:“治小儿心藏风热,昏懵躁闷,不能食:梨3枚。切,以水400ml,煎取200ml,去渣,入粳米15g,煮粥食之。” ②《普济方》:“治消渴:香水梨(或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止嚼梨亦妙。” ③《孟诜方》:“治卒咳嗽:梨1颗,刺作50孔,每孔内置椒1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或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
。【医药家论述】:
①寇宗奭《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久烦渴入,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病。” ②李时珍《纲目》:“《别录》着梨,止言其害,不着其功,陶隐居言梨不入药,盖古人论病多主风寒,用药皆用桂、附,故不知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
”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大明主贼风心烦,气喘热狂;孟诜主胸中痞寒热结等,诚不可阙者也。《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妇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凡人有痛处,脉数无力,或发渴,此痈疽捋成之候,惟昼夜食梨,可转为轻。高粱之家,厚味酽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可变危为安,功难尽述。
” ④王学权《重庆堂随笔》:“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毒,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
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