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硬骨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783页(1016字)

【概况】:

异名 白跌打、水苦楝、药头、老京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绿花崖豆藤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 绿花崖豆藤Millettia championi Benth.

形态 藤本。茎红褐色,除花序花几无毛。

羽状复叶长10~20cm;叶柄长3~5cm,叶轴上面有狭沟;托叶线形,长2~3mm;叶腋有多数被毛的芽苞叶;小叶2(3)对,间隔1.5~3cm,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6cm,宽1.5~3.0cm,先端渐尖至尾,茎部圆形,光亮,侧脉5~7对,近叶缘环结,细脉很明显,两面均隆起;小叶柄长约3mm;小托叶针刺状,长约1.5mm。圆锥花序顶生,长15~20cm,生花枝细长直伸,长6~8cm,花序轴密被细柔毛,花密集,单生;苞片卵形,贴萼生,花长约1.2cm;花萼阔钟状;萼齿短,钝圆;花冠黄白色,偶有红晕,花瓣近等长,旗瓣圆形,无胼胝体,瓣柄长约2mm,翼瓣直,基部具2小耳,骨瓣长圆形;雄蕊2体,对旗瓣的1枚离生;花盘筒状,子房线形,基部狭窄至短柄,花柱甚短,上弯。

荚果线形,长6~12cm,宽6.5~1.2cm,扁平,顶端斜尖,基部具短颈,弧形弯曲,果瓣薄,有种子2~3粒;种子凸镜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40卷.167页.图版50∶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谷岩石、溪边灌丛间。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

【药性】:

性味 苦,凉。

功效 凉血散瘀,祛风消肿。

主治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外用于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外用:鲜品捣烂,酒炒外敷;或根皮浸酒外搽;或鲜根捣烂,调醋外搽(面神经麻痹)。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本草选编》:“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硬骨藤根皮鲜品适量捣烂,酒炒外敷或用根皮浸酒外搽;治面部神经麻痹:鲜根皮捣烂,调醋搽患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