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尾
书籍: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981页(649字)
【概况】:
基源 为鼬科貂属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
貂属已知全世界现生种计10种,中国有3种。
原动物 紫貂Martes zibellina L.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
历史 貂鼠药用首见于《纲目》,李时珍曰:“其鼠大如獭而尾粗。其毛深寸许,紫黑色,蔚而不耀。
”所述与今之貂相符。
形态 体长38~56cm,尾长12~18cm,体重0.5~0.8kg。
体形细长。鼻面部尖。
耳大,略成三角形。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弯曲锐利。
冬季毛茸密,绒毛丰厚,连掌跖全部被毛。全身棕褐色,稍搀黄白色毛。
头颈部颜色淡,呈灰棕色,耳部更淡。颏部灰棕色,喉胸部呈橙黄色,胸部杂有棕褐色毛。尾毛蓬松。(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05页.5009条图)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寒冷地带树林中,筑巢于树洞或树根下、石堆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新缰等。
。【药性】:
功效 解毒,敛疮。
主治 冻疮。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养素园传信方》:“治冻疮:貂尾,烧存性为末,掺烂处。未破者,香油和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