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309页(2053字)
【概况】:
异名 索骨丹(《陕西中药志》),搿合山(甘肃),老蛇盘(四川、陕西),天蓬伞(陕西),牛角七(湖北、湖南),红骡子、山藕、宝剑叶(河南),毛青红、枣儿红(云南)。
基源 为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七叶鬼灯檠的根状茎。
原植物 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根状茎圆柱形,横生,直径3~4cm,内部微紫红色;茎具棱,近无毛。掌状复叶,柄长15~40cm,基部扩大呈鞘状,具长柔毛;小叶片5~7,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7.5~30cm,宽2.7~12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重锯齿,上面沿脉疏生近无柄之腺毛,下面沿脉具长柔毛,基部无柄。
多歧聚伞花序圆锥状,长约26cm,花序轴和花梗均被白色膜片状毛,并杂生少数腺毛;花梗长约1mm;萼片(6-)5,近三角形,背面和边缘被柔毛与短腺毛;花无瓣;雄蕊10,长1.2~2.6mm;子房近上位,心皮2,下部合生,花柱2。蒴果卵形,具喙;种子多数,褐色,纺锤形,微扁。花果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23页.图197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00~3400m的林下、灌丛、草甸和石隙处。
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
。【生药】:采集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产于陕西、四川、河南、河北、甘肃。
鉴别 干燥完整的根状茎为扁圆柱形或棒状,长可达20~30cm,直径3~6cm,多弯曲。
表面栓皮棕褐色,有横皱及纵皱纹,具褐色鳞片,尤以顶端为密,有时呈毛茸状;并散生须根或除去须根后的痕迹。商品多已横切或纵切成片,片厚约1cm;切面红棕色,干缩不平,具突起的小点作同心环状排列,有粉质,并现白色结晶。
无臭,味苦涩。以干燥、片尺、切面红棕色者为佳。
。【化学】:鲜根茎含淀粉18%、糖类20.1%;干根茎含淀粉42.5%~51.5%、糖类47.5%[1]、蒽醌甙、强心甙、鞣质[2]、岩白菜素(Bergenin)[3]。
附 叶含鞣质[1]。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40 [2] 陕西新医药 1972;(2)∶32 [3] 中草药通讯1974;(2)∶20
【药性】:
性味 ①《中国药典》:“苦、涩,平。” ②《四川中药志》:“味酸、涩,性平。” ③《陕西中草药》:“味涩、微甘,性平。”
功效 消炎解毒,收敛止血。
主治 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①《中国药典》:“腹泻,菌痢,便血,子宫脱垂,外伤出血。” ②《峨眉药用植物》:“疮毒。” ③《四川中药志》:“涩肠止痢,治湿热下痢,外泻不止,白浊,白带。” ④《陕西中药志》:“活血,止血,生肌,止痛。治泻痢,吐、衄、咯血,妇人崩带,金疮。” ⑤《陕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大便出血,痢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痔疮,汤火伤,甲状腺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用油、醋调敷患处。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湿热下痢:慕荷、马齿苋、薤白头各9g,水煎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久痢不止:慕荷、石榴皮、仙鹤草、木香、扁豆、沙参各9g,水煎服。” ③《四川中药志》:“治白浊、带下:慕荷、石莲子、黄实、萆薢、马鞭草、白果根、金樱子、大车前草各9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中药志》:“治痢疾、腹泻:将慕荷根茎切片粉碎制成片剂、浸膏或软膏。” ②《中药志》:“治子宫腹垂、脱肛、痔疮和湿疹:慕荷适量,研末外敷。”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甲状腺肿、咽喉肿痛:慕荷6~15g,水煎服。”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衄血、吐血、咯血、崩漏、便血:慕荷6~15g,水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外伤出血:慕荷适量,捣烂敷或水煎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