蔛草
书籍: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317页(886字)
【概况】:
异名 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的全草。
原植物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Presl ex Kunth[Monochoria vaginalis Presl var.pau--ciflora(Bl.)Merr.;M.pauciflora(Blume)Kunth]
余项参见“鸭舌草”条。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性】:
性味 ①《唐本草》:“味甘,寒。” ②《福建中草药》:“微甘、咸,寒。”
功效 清肝凉血。
主治 高热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痈肿疔疮。 《唐本草》:“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湖北中草药志》:“治感冒发热、心烦口渴:蔛草15~30g,水煎服。” ②《湖北中草药志》:“治急性胃肠炎:鲜蔛草、旱莲草各30g,共捣汁,加白糖适量,内服。” ③《湖北中草药志》:“治蛇咬伤:鲜蔛草适量,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④《福建中草药》:“治咳血:鲜蔛草30~60g,捣烂绞汁,调蜜服。” ⑤《福建中草药》:“治尿血,鲜蔛草30~60g,鲜灯芯草30~60g,水煎服。” ⑥《福建中草药》:“治风火赤眼:蔛草鲜叶,捣烂敷眼睑。” ⑦《福建中草药》:“治丹毒、痈肿、疔疮:鲜蔛草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