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实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320页(1823字)
【概况】:
异名 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水蓼的果实。
原植物 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
余项参见“水蓼”条。
。【生药】: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蓼二醛(蓼醛,Tadeonal,Polygodial)、异蓼二醛(异蓼醛、Isotadeonal)、蓼黄素、蓼黄素-7-甲醚鼠李秦素(Rhamnazin)、密叶辛木素(Confertifolin以及蓼酮(Polygonone);还含黄酮类成分:马蓼素(Persica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金丝桃甙(Hyperin)、芦丁(Rutin)等。
有人从中分得β-谷甾醇和β-谷甾醇葡萄糖甙;还含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花色甙(Leucoanthocyanin)。据报道,茎、叶中含6.71%的鞣质[1~6]。
参考文献 [1] Arch Pharm 1954;287∶34 [2] Chem Soc.Japan Pure Chem Sect 1951;75∶939 [3] CA 1953;47∶825g [4] 日本化学杂志 1963;84 ∶748 [5] Sci Res 1964;2(4)∶135(CA 1966;65∶9343h) [6]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19
。【药性】:
性味 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本经逢原》:“咸,微温。”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
功效 温中利水,破瘀散结。
主治 吐泻腹痛,癥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 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 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 ③孟诜:“通五脏拥气。” 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研末或绞汁。外用:煎水浸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①《药性论》:“蓼实,多食吐水,拥气损阳。” ②张寿颐:“蓼实,破瘀消积,力量甚峻,最易堕胎,妊妇必不可犯;亦有血气素虚,而月事涩少,非因于瘀滞者,亦不可误与。”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药性论》:“治小儿头疮:蓼实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 ②《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子宫肌瘤:蓼实15g,净朴硝15g,大蒜瓣15g,活黄鳝1条。制法:先将活黄鳝尾尖剪断,沥取其鲜血于杯内;次将前列3种药物捣烂如泥状备用。用法:先用新羊毫笔蘸黄鳝血,在患者少腹部按之有包块处,按包块之大小画一圈,等黄鳝血干后,旋即将所捣之药泥涂敷于圈中,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待皮肤发痒时则去掉。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包块消失为止。” ③香蓼子酒(《癌瘤中医防治研究》)治癌瘤疼痛剧烈:蓼子60g,麝香1.5g,阿魏、急性子各15g,甘遂9g,大黄15g,巴豆10粒,白酒500ml。先将各药捣碎,同酒一起纳入猪膀胱内,7日后可外用,外敷痛处,痛止药停。
单方应用 ①《补缺肘后方》:“治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蓼子50g,水挼取汁,饮30ml。干者浓取汁服之。
” ②《圣惠方》:“治霍乱烦渴:蓼子30g,香豉60g,每服6g,水煎服。” ③《本草拾遗》:“治蜗牛虫咬,毒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