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372页(1801字)
【概况】:
异名 胡蝉(《毛诗》),冠蝉(《礼注》),蝉蛹草(《中国的真菌》),蝉茸(《真菌名词及名称》)。
基源 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蝉花的子座(包括子囊孢子)及菌核。
原植物 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Hill.)Berk et Br.
历史 始载于《证类本草》,云:“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苏颂《图经本草》载:“其蝉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中药大辞典》中将蝉花定名为C.cicadicola Teng,而认为C.sobolifera是小蝉花或称土蝉花同作蝉花入药。《新华本草纲要》中则将《证类本草》所指的C.cicadicola作为大蝉草,在《益都方物记略》中所载的C.sobolifera是蝉花的学名;但在《浙江药用植物志》中则认为《证类本草》所指的蝉花是C.sobolifera故对古代文献尚需进一步考证。
总之二者都可作蝉花入药。
形态 子座单生或2~3个成丛地从寄主前端长出,长2~6cm,中空;柄部呈肉桂色,干燥后呈深肉桂色,直径1.5~4mm,往往具有不孕的小分枝;头部棒状,肉桂色至茶褐色,干燥后黑褐色,长7~28mm,直径2~7mm。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内,仅孔口稍突出,呈长卵形,约500~600×200~260μm;子囊长圆柱状,200~380×6~7μm;子囊孢子线形,有多数横分隔,后断裂成6~16×1~1.5μm的小段。(图见《中国药用真菌》.29页.图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蝉蛹或山蝉(Cicada flamata Dist)的幼虫体上。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生药】:
采集 6~8月间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晒干。
药材产于浙江、四川、云南、江苏。
鉴别 带菌的干燥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cm,直径1~1.4cm,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长条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长约2~5cm,质脆易断。
虫体表面棕黄色,大部为灰白色菌丝所包被,折断后,可见虫体内充满粉白色或类白色松软物质。气微香。
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者为佳。
大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亦入药用,称独角龙、乌角尖,常见于蝉花药材中。
虫体同前,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或有分枝,长3~7cm,直径3~4mm,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生物碱,麦角甾醇。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32
【药性】:
性味 《证类本草》:“甘,寒。”
主治 ①《证类本草》:“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 ②《纲目》:“功同蝉蜕。又止疟。”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蝉花散(《小儿药证直诀》)治惊风,夜啼,咬牙,咳嗽及咽喉壅痛:蝉花(和壳)、僵蚕(酒炒)、炙甘草各0.3g,延胡索0.15g。
为末,一岁小儿,每服0.4g,4~5岁,每服1.5g,食后蝉蜕煎汤送下。
单方应用 ①《福建药物志》:“治小儿惊风,夜啼:蝉花6g,千日红3g,水煎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久翳不退,疟疾:蝉花6g,水煎服。” ③《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痘疹遍身作痒:蝉花(微炒)、地骨皮(炒黑)各30g,研末,每服1茶匙,水酒调下。” ④《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小儿麻疹未透:蝉花3~6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