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僵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510页(1465字)

【概况】:

基源 为家蚕蛾科蚕属动物家蚕蚕蛹感染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

原动物 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原植物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

余项参见“白僵蚕”条。

【生药】:

制法 取白僵菌在25~28℃下经斜面培养10~12天,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液体扩大培养,在摇床上振荡36小时左右,使菌液呈均匀混浊状,即可接蛹。

另将蚕蛹洗净、烘干、破碎后,作为发酵底物,接种上述菌液。在25~28℃下,经过封闭培养或半裸露培养2~3天,再经浅盘裸露培养5~7天,使蚕蛹产生孢子而呈白色或白中带黄色,即成僵蛹。

然后灭菌(90~100℃,2~3小时),烘干。

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轻脆,易碎,有霉菌味及特有的腥气。

加工炮制 麸炒僵蛹 将铁锅烧熟,撒入麸皮少许,待冒烟时即加入净僵蛹,用武火迅速翻炒至表面呈棕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及灰屑。每僵蚕100g,用麸皮10kg。

贮藏 置干燥密闭容器中,防蛀。

【药理】:

10%的僵蛹水煎剂2g/kg ig,能明显对抗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小惊厥反应,其有效成分可能为草酸铵[1,2]

50%的水煎剂0.2ml/只/d ig,对小鼠S180有抑制作用。

2g/(kg·d)连续ig20d,未出现死亡及衰弱现象,肝、肾、脾病理检查未见异常[1]

水煎剂ig的LD50为44.5±1.4g/kg[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2;(6)∶5 [2] 中草药通讯 1978;(12)∶24

【药性】:

功效 退热,止咳,化痰,镇静镇惊,消肿,以及调节神经,参与脂肪代谢。

主治 治癫痫,高热惊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遗尿,荨麻疹,高血清胆甾醇等。可作白僵蚕的代用品。

用法用量 制成片剂,每片0.3g,成人每日20~30片,分3次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中国药用动物志》:“治支气管炎:僵蛹3~10g,水煎服或焙研吞(量减半)。” ②《东北动物药》:“治癫痫:僵蛹粉(或用脱脂僵蛹片,每片0.3g),每次0.9~1.5g(最大量可达2.4g),每日2~3次,连用2~3月为1疗程。” ③中草药通讯 1972;(6):“治流行性腮腺炎:僵蛹片每片0.3g,成人每次8~10片,每日3次,7天为1疗程。” ④中草药通讯 1972;(6):“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脂肪肝等血清胆甾醇升高患者:僵蛹片每片0.3g,成人每次8~10片,每日3次,7天为1疗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