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491页(3913字)
【概况】:
基源 为雉科原鸡属动物家鸡的肉。
原鸡属全世界约4种,中国有1种。
原动物 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形态 鸡,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
眼有瞬膜。
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明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家鸡其品种繁多;形体大小及颜色不一。
。【化学】:
每100g含水分74g,蛋白质23.3g,脂肪1.2g,灰分1.1g,Ca 11mg,P 190mg,Fe 1.5m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9mg,尼克酸8mg[1],胆甾醇60~90mg[2]。
尚含维生素A(小鸡肉特别多)、C[3]及E 2.5μg/g[4],3-甲基组胺酸(3-Methylhistidin)[5]。其中灰分含FeO0.013%,CaO 0.015%,MgO 0.061,K 0.56%,Na0.128%,全磷酸0.58%,Cl 0.06%,S 0.29%[6]。
参考文献 [1] 食物成分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4 [2] 营养卫生学 1962∶27 [3] ビタミン定量法.南江堂,1955∶711 [4] ビタミン定量法,南江堂1955:677 [5] 日本化学总览 1964;38(5):843 [6] 食品化学(后编)·日刊工业新闻社,1930:359
。【药性】:
性味 甘,温。
①《本经》:“丹雄鸡:甘,微温。” ②《别录》:“丹雄鸡:微寒。黄雌鸡:酸,平。” ③《千金·食治》:“黄雌鸡:酸、咸,平。黑雌鸡:甘,平。白雄鸡:酸,微温。” ④《食疗本草》:“乌雌鸡:温,酸。” ⑤《日用本草》:“白雌鸡:酸、甘,平。” ⑥《饮膳正要》:“乌雄鸡:甘、酸。” ⑦《滇南本草》:“黄雌鸡:咸、甘,温。” ⑧《纲目》:“泰和老鸡:甘、辛,热。”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 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主治 虚劳羸瘦,中虚胃呆食少,泄泻,下痢,消渴,水肿,小便频数,崩漏,带下,产后乳少,病后虚弱。
①《本经》:“丹雄鸡: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杀毒。黑雌鸡:主风寒湿痹,安胎。” ②《别录》:“丹雄鸡:主久伤乏疮。白雄鸡:主下气,疗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
黄雌鸡:主伤中,消渴,小便数不尽,肠澼泄利,补益五脏,续绝伤,疗劳,益气力。乌雄鸡:主补中止痛。
” ③孟诜:“黄雌鸡:主腹中水癖、水肿,补丈夫阳气,治冷气。瘦着床者,渐渐食之。
”“醋煮空腹食之,治久赤白痢。” ④《食疗本草》:“乌雌鸡:治反胃,腹痛,踒折骨疼,乳痈。安胎。” ⑤《本草拾遗》:“白鸡:利小便,去丹毒风。” ⑥《日华子本草》:“黄雌鸡:止劳劣,添髓补精,助阳气,暖小肠,止泄精,补水气。黑雌鸡:安心定志,治血邪,破心中宿血及痈疽排脓,补心血,补产后虚羸,益色助气。
” ⑦《饮膳正要》:“黑雌鸡:疗乳难。” ⑧《纲目》:“泰和老鸡:内托小儿痘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炖汁。
使用注意 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食。 ①《医林纂要》:“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生热动风。”。【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黄雌鸡臛索饼(《圣惠方》)治五噎饮食不下,胸膈妨塞,瘦弱无力:黄雌鸡1只(去毛、肠),炒作臛。
面250g,桂心末0.3g,赤茯苓(末)0.3g。上以桂心等末和面溲作索饼,于豉汁中煮,入臛食之。
②《乾坤生意》:“治反胃:反毛鸡1只,煮烂去骨,入人参、当归、食盐各15g,再同煮烂,食之至尽。” ③乌雌鸡羹(《圣惠方》)治中风湿痹,五缓六急,骨中疼痛,不能踏地:乌雌鸡1只煮熟,以豉汁、姜、椒、葱、酱调称作羹,空心食之。
④《饮膳正要》:“治虚弱劳伤,心腹邪气:乌雄鸡1只(挦洗净,切作块子),陈皮3g(去白),良姜3g,胡椒6g,草果2个。以葱、醋、酱相和,入瓶内封口,令煮熟,空腹食。
” ⑤黄雌鸡汤(《太平圣惠方》)治产后虚羸,腹痛:小黄雌鸡1只,当归、熟地黄、黄芪、白术、桂心各15g。研末,先以水1400ml,煮鸡至600ml;每服药散12g,用鸡汁200ml煎服,日3次。
⑥雄鸡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娠妊3月,腹满绕脐痛,卒有所下:雄鸡1只(另煮取汁),人参、茯苓、甘草各60g,黄芩、白术、生姜各30g,麦门冬15g,芍药120g,大枣12枚。和鸡汁煎药减半,去渣入清酒600ml,烊阿胶60g,分作3服。
⑦《广西动物药》:“治肺结核:行鸡(未生蛋的鸡)肉120g,百部15g,党参15g,甜杏仁25g,百合15g。共炖吃。
” ⑧浙江中医杂志 1984;(7):“治阳痿:子鸡1只(未下过蛋,重约1000g),去毛及内脏;另取乌龟1只(重约500g,去甲),白胡椒3g,红糖500g,装入鸡腔内,置于砂罐中,加白酒1000ml(不再加水)加盖,并用泥封固,文火煨至肉烂为度,食汤和肉,2~3天吃完,隔半月后再如法配服。” ⑨浙江中医杂志 1989;(4):“治坐骨神经痛:鸡1只(公母均可),活蟾蜍7个,大红高粱750g。将鸡饿3日,蟾蜍与高梁同煮,水适当,以蟾蜍烂熟为止,去蟾蜍,再煮水尽,待凉喂鸡,3~4天内喂完,第5天将鸡溺死,使不出血,去毛去胆,肠杂洗净,共入锅煮烂,吃其肉汤,2~3天内服完,必要时再隔5天后服第2疗程,直至病愈。” ⑩黄芪母鸡汤(新中医 1989;(1))治白细胞减少症:生黄芪50g,鸡血藤30g,大母鸡1只。
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芪、鸡血藤2药拌搅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肠肫(留心肝肺及洗尽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若消化不良,食纳不佳可加入适量山楂、陈皮)文火煮之,以肉熟为度。去药渣吃肉喝汤,用量因人而宜,每隔3~5天吃1只。
单方应用 ①《纲目》:“治肾虚耳聋:乌雄鸡1只,治净,以无灰酒600ml,煮熟,乘热食之,三五只效。” ②《姚僧坦集验方》:“治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乌雌鸡1头,治食如法,以生地500g(切),饴糖60g,纳鸡腹内,急缚,铜器贮甑中,蒸5升米久(约半小时),须臾取出,食肉饮汁,勿啖盐。3月3度作之,并止盗汗。” ③《中医临床验方集》:“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母鸡1只,黄芪60g。共煮熟后,吃鸡喝汤,1日3次。” ④《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寒性哮喘症:翻白草根500g,黄母鸡1只。将药根刮去外黑皮,同母鸡煮熟,去药渣,吃肉喝汤,隔3~5天1剂。” ⑤湖南中医杂志 1989;(2):“治小儿高热:术前准备: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洗净肚脐眼,并作常规消毒,用刚“开叫”的公鸡1只,捉其头足。操作方法:将公鸡肛门紧贴患儿肚脐眼(公鸡肛门不要洗涤或消毒),至热退方才拿开(一般需20~40分钟)。”
食疗 ①雄鸡酒(《普济方》)治新产妇,令大肥白;黑雄鸡(理如食法,和五味炒熟香)。
上即投400ml酒中,封口,经宿取饮。 ②扶衰仙凤酒(《万病回春》)治劳伤虚损,瘦怯无力,妇女赤白带下等症:肥母鸡1只,生姜200g,大枣250g,好酒2000~3000ml。
将鸡按常法退毛去肠洗净,切成数块,再切入生姜,同枣放入大坛内,入酒封口,煮1日后,放凉水中出火毒。每次空心将鸡酒连姜、枣随意食之。
③《古林菜谱》:“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衰血虚等症:黄芪片20g,子母鸡1只,葱、生姜、食盐、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适量。将子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剁成3.3cm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姜、葱、食盐、味精、绍酒、花椒水等。将黄芪片洗净,也放入汽锅内,盖上盖,上笼蒸3小时取出,拣去葱、生姜、黄芪即成,佐餐食。” ④《家庭药膳》:“治老年体弱,病后、产后羸瘦,虚弱劳损等一切气血不足衰弱病:母鸡1只,粳米100g。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⑤毛鸡药酒(《中国药典》1977年版)治妇女产后血晕,或肢体疼痛及痛经、闭经等症:干毛鸡(或鲜毛鸡320g,均除去毛,去内脏),当归、红花各160g,赤药、桃仁各15g,白芷160g,川芎、千年健各160g,白酒16960ml(前后两次用量)。先将干毛鸡(鲜毛鸡不蒸)用蒸气蒸15分钟,放凉,用适量白酒浸泡25天后,再将其余各药同置容器内,加剩余白酒密封,约45~55天,滤过即得,每次饮15~30ml,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