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兔耳风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556页(903字)
【概况】:
异名 罗汉草、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四川中药志》),紫背金牛、紫背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走马丹(《峨眉药用植物》)。
基源 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的全草。
原植物 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rinervis Chang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葡匐,须根多而长。
叶基生,叶柄长3~11cm,被棕色绒毛;叶片卵状长椭圆形,长3~10cm,宽2~5cm,顶端钝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疏波状,背面紫红色,叶脉显着,两面及边缘都具棕色绒毛,头状花序直径约10mm,组成穗状花序;总苞管状,总苞片多层,质硬,覆瓦状排列,外层的短于内层;每头状花序具花3~4朵,两性,管状,冠檐5裂;雄蕊5,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裂。
瘦果倒披针形,扁平而有纵线条;冠毛羽状,白色。花果期9月至次年4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中山或低山的悬岩陡壁或林边岩石上。分布四川。
。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药性】:
性味 辛,温。
功效 解毒,祛风,止咳。
主治 风寒咳嗽,头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峨眉药用植物》:“治跌打损伤。”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解毒,治咳,调经活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寒咳嗽,风湿筋骨痛,头风;外用包敷炎症;能坠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四川中药志》:“治风寒咳嗽:青兔耳风加红糖熬水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久年头风痛:青兔耳风,炖猪脑顶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