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593页(1145字)
【概况】:
异名 拐芹当归(《东北草本植物志》),白根独活(《东北植物检索表》),拐子芹、倒钩芹(辽宁),独活(山东)。
,
基源 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拐芹的根。
原植物 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5m。根圆锥形,径达0.8cm,表皮灰棕色,有少数须根。茎单一,细长,中空,有浅沟纹,光滑无毛或有稀疏的短糙毛,节处常为紫色。
叶二~三回3出式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5~30cm,宽15~25cm,第一回和第二回裂片有长叶柄,小叶柄通常膝曲或弧形弯曲,末回裂片有短柄或近无柄,卵形或菱状长圆形,纸质,长3~5cm,宽2.5~3.5cm,3裂,两侧裂片又多为不等的2深裂,边缘有粗锯齿,大小不等的重锯齿或缺刻状深裂,齿端有锐尖头,两面脉上疏生短糙毛或下面无毛。复伞形花序直径4~10cm,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密生短糙毛;伞辐11~20,长1.5~3cm,开展上举;总苞片1~3或无,狭披针形;小总苞片7~10,线形,紫色,有纤毛;萼齿不显或为细小的三角状锥形;花瓣匙形至倒卵形,白色,无毛。
双悬果长圆形或近长方形,基部凹入,长6~7mm,宽3~5mm,背棱短翅状,侧棱膨大成膜质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油管细,花期8~9月,果期9~10月。(图见《东北草本植物志》.第6册.253页.图版10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区溪流旁、杂木林下、灌丛及阴湿草地。
分布于中国东北各地及河北、山东、江苏等地。
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化学】:
含氧化前胡素、甲氧基欧芹酚、欧前胡素、哈曼德醇3′-乙酸酯(Hamandol 3′-acetate)、补骨脂素、香柑内酯、水化氧化前胡素和白当归素。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344
【药性】:
性味 辛,温。
功效 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主治 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痛,胸胁痛,劳伤,感冒鼻寒,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