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644页(2839字)

【概况】:

异名 水蓝酸、四叶菜(《台湾青草药》)。

基源 为苹科苹属植物苹的全草。苹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有3种,1种供药用。

原植物 苹Marsilea quadrifolia L.(M.brownii A.Br.),又名破铜钱(江苏、浙江),水浮钱(福建),四瓣莲船(浙江),水四块瓦(贵州),四瓣草(云南),田字草、四叶苹(通称)。

历史 首载于《吴普本草》。

《纲目》列于水草类,云:“苹,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莼莕,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亦有收载。经考证,与本种类同。

形态 植株高5~20cm。

根状茎细长横生分枝,顶部有淡褐色毛;茎节远离,向上生长1至数叶。

叶柄长5~20cm;小叶4片,草质,无毛,倒三角形,浮于水面;叶脉扇形,网状,网眼狭长。

叶柄基部生有1或分叉短柄,顶端生有孢子果;果长圆肾形,幼时被密毛,后变无毛;孢子囊多数,大小孢子囊同生一个孢子果内壁的囊托上,大孢子囊有一个大孢子,小孢子囊内有多数小孢子。(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83页.图56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田或沟塘中,是水田中有害杂草之一。

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陕西。世界温热两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春、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

烯22(29)、烯17(21)、齿烯9(11)。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26

【药性】:

性味 甘,寒。

①《纲目》:“甘,寒、滑。” ②《食物本草汇纂》:“辛、酸,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效 清热,利水,解毒,止血。

主治 风热目赤,肾炎,肝炎,疟疾,消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痈疮,瘰疬。 ①《本草拾遗》:“捣绞取汁饮,主咬毒入腹,亦可敷热疮。” ②《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行水。” ③《分类草药性》:“治妇女红崩白带,月经不调,退火消毒。” ④《天宝本草》:“清心解热,去火毒。治螬疳,敷疮,拨云散雾。” ⑤《陆川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血热。

”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淋。” ⑦《四川中药志》:“治火眼红肿,牙龈疼痛,热淋尿血,除瘰疬,痔疮和痈肿。” ⑧《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癀定痛,行气逐瘀。治水肿脚气,热疖疮毒,跌打扭伤,虫螫咬伤及痈疔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石菖蒲、黄柏,治癫癎。

②配盘七、当归,治崩症。 ③配苓、车前,治肾炎水肿。 ④配栝楼,治消渴。 ⑤配雄黄,治毒蛇咬伤。 ⑥配泥鳅,治骨髓炎。

方选和验方 ①《本草拾遗》:“治消渴:苹(暴干),栝楼等份。以人乳为丸。” ②《陕西草药》:“治癫狂:水灵草9g,追风七9g,竹根七6g,青鞋七6g,菖蒲12g,黄三七9g,桃耳七3g,长寿七6g,黄柏8g,木通3g,石膏30g,水灯心为引。水煎服。” ③《陕西草药》:“治崩症:水灵草6g,盘龙七6g,蝎子七9g,红毛七6g,蒲松实9g,当归9g,川芎6g,黄柏9g,山楂9g,桃耳七3g。水煎服。” ④《中草药学》:“治肾炎、脚气水肿:苹、猪苓、车前子、茯苓皮。水煎服。” ⑤金酸苹冲剂(中成药研究 1985;(9))治病毒性急性黄疸型肝炎:用蓼科植物的干燥根块、玄参科植物阴行草全草和苹科植物苹的全草一起制成冲剂。1次1包,每日3次。 ⑥《福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鲜田字草全草适量,加雄黄末9g。捣敷伤口周围。”

单方应用 ①《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风火赤眼,肾炎,水气脚肿,肝炎:田字草9~30g。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疟疾:鲜田字草9~15g。发作前3小时水煎服;或用鲜全草揉细,发作前数小时塞鼻。”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热疮、肿毒:鲜苹叶30g。洗净并捣匀,敷患处,日换2次。”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疔疮:鲜田字草捣烂外敷,每日换1次。” ⑤《福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田字草(鲜全草)60~90g,捣绞汁,冷开水送服,渣敷伤处。” ⑥《福建民间草药》:“治外伤腰病:先将鲜苹全草18~30g,和醋同炒,然后酌加水煎,温服。” ⑦《福建药物志》:“治急性结膜炎:鲜苹适量,水煎熏眼;另用鲜苹45g,水煎服。”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神经衰弱:田字草15~30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陈藏器《本草拾遗》:“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 ②李时珍《纲目》:“苹,其草四叶相合,中拆十字,故俗呼为四叶苹、田字草、破铜钱,皆象形也。诸家《本草》皆以苹注水萍,盖由苹、萍二字,音相近也。按韵书,苹在真韵,蒲真切,萍在庚韵,蒲径切,切脚不同,为物亦异,今依《吴普本草》别出于此。”“《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昆仑之苹,即此。《外传》谓浮者为藻,沉者为苹。臞仙谓白花者为苹,黄花者为莕,即金莲也。

苏恭谓大者为苹,小者为莕。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

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

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

似莼而稍尖长者,莕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蓬草也,楚王所得萍实,乃此萍之实也。

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

又项氏言白苹生水中,青苹生陆地。按今之田字草,有水陆二种,陆生者多在稻田沮洳之处,其叶四片合一,与白苹一样,但茎生地上,高三、四寸,不可食,项氏所谓青苹,盖即此也。

或以青苹为水草,误矣。” ③时珍国医研究 1992;(1):“苹始载于《吴普本草》,谓其:主暴热,下水气,利小便’之功。苹是民间习用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安神的草药,已从苹及同属植物中提取到具有镇静、抗惊厥的苹酮。”

上一篇:苤蓝叶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二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