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44页(1272字)
【概况】:
基源 为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郁金香的花。
原植物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茎皮纸质,长约2cm,内面顶端和基部有少数伏毛。叶3~5枚,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
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黄色,有时为白色、黄色、紫色,长5~7cm,宽2~4cm;6枚雄蕊等长,花丝基部宽阔,无毛;雌蕊长1.7~2.5cm,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
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花期4月下旬。(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447页.图7722)
生境与分布 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庭园中有栽培。本种为栽培花卉,因历史悠久,品种很多。。【化学】:
花含矢车菊双甙(Cyanin)、水杨酸、精氨酸,干花被含10种黄酮化合物,主要成分为3,5,7,4′-四羟基黄酮-3-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甙,另含6-C葡萄糖基柑桔素(6-C-Glucosylnaringenin)[1,2]。又花和茎、叶还含抗菌活性成分郁金香甙A、B、C(Tuliposide A、B、C)[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20 [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62
【药理】:
抗菌作用 郁金香甙A 100μg/ml和郁金香甙B40μg/ml试管稀释法,对枯草杆菌可达完全抑菌程度。
参考文献 CA 1968;69∶35348w
【药性】:
性味 苦,微温。
①《本草拾遗》:“苦,平。” ②《开宝本草》:“苦,温。”
功效 除臭。
主治 各种臭,心气鬼疰。
①《本草拾遗》:“主一切臭,除心腹间恶气鬼疰,入诸香药用之。” ②《开宝本草》:“主蛊野诸毒,心气鬼疰,鹘等臭。”
。【医药家论述】:①《魏略》:“郁金香生秦国,二月、二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 ②李时珍《纲目》:“按郑玄云:‘郁草似兰’。扬孚《南州异物志》云,郁金出罽宾国,人种之,先以供佛,数日萎,然后取之,色正黄,与芙蓉花裹嫩莲者相似,可以香酒。
又《唐书》云,太宗时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花而不实,欲种者取根,二说皆同,但花不同,或种不一也。”此乃郁金香与今时所用郁金根名同物异,唐慎微本草收此入彼下,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