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参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332页(982字)
【概况】:
异名 丹参(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南丹参的干燥根。
原植物 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unn
余项参见“丹参”条。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根,除去茎叶、细根,去净泥土,晒干。
药材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鉴别 根圆柱形,长5~8cm,直径0.5cm;表面灰红色。质较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气微弱、味微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丹参酮Ⅱ A(Tanshinone Ⅱ A)0.13%,次甲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0.07%和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0.01%。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62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中药志》:“苦,寒。”《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寒。”
功效 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
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腹痛,产后瘀阻,心烦失眠,心绞痛,疮疡肿毒。
①《中药志》:“活血祛痰,消肿止痛,养血安神。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癥瘕,产后瘀阻,胸腹或肢体瘀血疼痛,痈肿疮毒,心烦失眠。”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也作丹参入药。” ③《新华本草纲要》:“功效同丹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洗。
使用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无瘀血者慎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福建药物志》:“治痛经:南丹参15g,乌豆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