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腰果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778页(743字)
【概况】:
异名 黄龙粉(《云南中草药》)。
基源 为椴树科扁担木属植物镰叶扁担杆的树皮及叶。
原植物 镰叶扁担杆Grewia falcata C.Y.Wu et Chang,又名镰叶解宝叶(《中国经济植物志》).
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1~2m。茎皮暗褐色,被细柔毛,有皮孔;小枝棕褐色,密被棕色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3~5mm,被棕色柔毛,托叶钻形,早落;叶片革质,狭披针形,长5~15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略偏斜,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表面绿色,被黄褐色茸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细茸毛;基脉3出,网脉明显。花常2~5朵组成伞房状花序,腋生,花序柄长3~4mm;果梗长1~2cm;核果球形,2~4裂,疏被长柔毛,熟时黄褐色,内有2~4粒种子。花期夏季。(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65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1000m的向阳山地灌丛或草坡地。分布于云南保山、德宏等地。
。
【药性】:
性味 苦、涩,寒。
功效 收敛止血。
主治 刀枪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研粉撒布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外伤出血:炸腰果全草,研末敷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