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803页(10496字)
【概况】:
异名 山茄花(《扁鹊心书》),风茄儿(《纲目》),闹羊花(南方俗称),枫茄花(上海),洋大麻子花(《山东中药》),酒醉花(《陕西中药志》)。
基源 为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白花曼陀罗的花。曼陀罗属植物全世界约16种;中国4种,均药用。
原植物 洋金花正品为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D.fastuosa L.)。同属植物曼陀罗D.stramonium L.(D.stramonium L.var.tatula Torr.;紫花曼陀罗)D.tatula L.无刺曼陀罗;(D.inermis Jacq.)及毛曼陀罗D.innoxia的花在部分地区也作洋金花入药。
历史 《纲目》载于草部毒草类,曰:“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攒花中坼,并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实。”此述与本种颇似,但可能也包括曼陀罗D.stramonium L.等同属植物。
形态 一年生草本,呈灌木状,高0.5~1.5m,全体近无毛,基部稍木质化。叶互生或于茎顶呈假对生,卵形至宽卵形,叶端渐尖,叶基偏斜圆楔形,长5~20cm,宽4~15cm,叶缘波状,具疏短齿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枝叉或叶腋,直立,花梗约1cm,花萼筒状,略具棱迹,长4~9cm,径2cm,萼端5裂,裂片狭三角形或披针形,不紧贴花冠筒,花冠漏斗状,长14~20cm,檐部直径6~10cm,白色、浅紫色或淡黄色,典型花冠单瓣,檐部5裂,栽培品常2或3重瓣,内花冠5~10裂,雄蕊5枚或变态至15枚并附有瓣片,子房球形,疏生短刺毛,花柱长11~16cm。蒴果近球形、扁球形,疏生粗短刺,径约3cm,4瓣裂,宿萼呈浅盘状。花果期3~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720页.3543条图)
曼陀罗蒴果卵形,表面具坚硬针刺或稀仅粗糙而无针刺;毛曼陀罗蒴果斜垂,近圆形,表面密生针刺和灰白色柔毛,可与洋金花区别。
生境与分布 原产印度,现广布全球温、热带地区,常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或住宅旁。中国各地栽培或逸为野生。。【生药】:
栽培 白花曼陀罗适于温暖湿润气候,生活力强,宜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疏松的壤土中生长。
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按株行距各65~80cm开穴点播,深4~6cm,每穴播种子4~5粒,每亩用种量0.25kg。播后盖少量草木灰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待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再覆土平穴,利于成苗后深扎根,不易倒伏。幼苗长3~4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株壮苗。
定苗后需勤除草,并培土。
生长期中施追肥3~4次,以氮肥为主,加施磷钾肥。病害叶斑病,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烟夜蛾,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蚜虫,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防治。
采集 8~11月于清晨露水干后,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阴干或微火烘干,亦可捆把后再晒干。
白花曼陀罗主产于江苏、福建、广东。毛曼陀罗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
鉴别
性状 ①南洋金花(白花曼陀罗花),为花冠及附着的雄蕊(花萼已除去),干缩成卷条状,长10~16cm,黄棕色。湿润展平后,花冠上部喇叭状,顶端5浅裂,裂片先端短尖,短尖下有3条纵脉纹,两裂片间微凹陷,花药长1~1.5cm。
质脆易碎。微有烟焦气,味辛、苦。
以朵大、色黄棕、不破碎者为佳。
②北洋金花(毛曼陀罗花)带有花萼,萼筒长6~7cm,顶端5裂,裂片长约1.5cm,外表面淡黄绿色,密生毛茸。
花冠长10~18cm,黄棕色,顶端5浅裂,两裂片间有三角状突起。花药长约1cm。
显微 白花曼陀罗花粉末灰棕色。 ①花粉粒球形或扁球形,有的瘪皱,直径45~68μm,3孔沟不甚明显,外壁分层不清楚,表面有子午排列的细条状雕纹。
②腺毛有两种:短腺毛头部梨形,2~6细胞,直径30~40μm,柄短,1~3细胞;长腺毛头部圆形,单细胞,直径17~25μm,柄2~6细胞,长146~303μm。
③非腺毛1~5细胞,稀有10个细胞以上,长64~206μm,基部细胞膨大,直径20~122μm,壁有疣状突起。 ④草酸钙砂晶大多存在于花冠薄壁细胞中。 ⑤草酸钙方晶直径5~15μm。
⑥草酸钙簇晶直径5~20μm。有的含砂晶细胞中可见簇晶。 ⑦花冠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外壁呈乳头状突起。气孔长圆形,直径18~25μm,长25~33μm,副卫细胞3~8个,不定式。 ⑧黄棕色条块直径5~18μm。 ⑨花粉囊内壁细胞具不规则螺旋状增厚。
⑩螺纹、环纹导管直径6~40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377页.图182)
理化 ①取样品粉末1g,加浓氨水1ml混匀,加氯仿2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氯仿1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为对照,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水(85∶10∶5)为展开剂,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显橙色斑点。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336页.图236-1A) ②取样品粉末适量,加浓氨水混匀,再加氯仿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东莨菪碱、莨菪碱为对照,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氨蒸气饱和,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同上.337页.236-2)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化学】:
白花曼陀罗花含总碱0.12~0.82%,其中东莨菪碱0.11~0.47%,莨菪碱0.01~0.37%[1]。
毛曼陀罗花含总碱0.19~0.53%,其中东莨菪碱0.17~0.51%,莨菪碱0.01~0.14%[1]。
曼陀罗花含总碱0.14~0.33%,其中东莨菪碱0.03~0.09%,莨菪碱0.08~0.28%[1]。
附 白花曼陀罗叶含Datumetine、Withametelin B、12-Deoxywithastramonolide、Physalindicanol A[2,3]。
毛曼陀罗叶含生物碱及黄酮类化合物[4]。
曼陀罗叶含8-Methyl-8-azabicyclo-[3,2,1]octane2,6-diol等[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8 [2] J Nat Prod 1986;49∶511 [3] J Nat Prod 1991;54∶599 [4] Phytochemistry 1991;30(3)∶801 [5] 药学学报 1981;16∶582。
【药理】:
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兔icv东莨菪碱6mg/kg,出现闭眼,侧卧、翻正反射消失等浅麻醉症状,40min左右恢复,但活动仍较少。
适当加大剂量作用加强,但增至12mg/kg以上时麻醉维持时间并不延长;兔icv阿托品1.0~6.0mg/kg,于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同时,发生阵发性强烈抽搐,甚至出现强直性惊厥致死;剂量为0.5mg/kg时,翻正反射不消失,但仍出现阵发性抽搐,个别例狂奔乱跑[1]。东莨菪碱以4mg/kg的剂量给小鼠ip能加强戊巴比妥、眠尔通等中枢抑制药所引起的小鼠活动减少,表现了与中枢抑制药的协同作用;但等剂量的东莨菪碱又能加强中枢兴奋药(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咖啡因等)所引起的小鼠活动增加并能对抗利血平及氯丙嗪所引起的活动减少,表现了中枢兴奋作用。
小剂量东莨菪碱(0.1、0.2mg/kg)使小鼠自主活动减少,较大剂量(2~40mg/kg以上)使活动增加。说明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双向性的[2]。
东莨菪碱对条件反射可产生抑制性影响。大鼠sc东莨菪碱0.05~100mg/kg,能不同程度地阻断回避性条件反射和二级条件反射,阻断率与剂量呈平行关系[3]。
东莨菪碱0.1mg/kg sc,可使犬在阳性条件刺激过程中的抬腿反应次数增加,并使条件反射潜伏期缩短,0.5mg/kg则抑制阳性条件反射,并延长其潜伏期,对东莨菪碱的反应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减弱,显示了行为的“耐受”;东莨菪碱与氯丙嗪或苯丙胺合用,既协同氯丙嗪对条件反射的抑制作用,又协同苯丙胺对条件反射的兴奋作用,说明东莨菪碱同一剂量即具有抑制与兴奋的两面作用[4]。给埋藏电极的清醒猫ip氢溴酸东莨菪碱0.05~0.1mg/kg,5min后,脑电图由低幅快波转变为不规则的高幅慢波。但此时惊醒反应仍存在,表现安静。
剂量增至0.25~0.5mg/kg时,脑电活动出现高度同步化和不规则高幅慢波,而且惊醒反应消失,表现兴奋、狂躁[5]。
东莨菪碱10mg icv,能使兔翻正反射消失,脑电图出现高幅慢波,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苯肾上腺素能使东莨菪碱所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脑电图由高幅慢波逆转为低幅快波;东莨菪碱拮抗肾上腺素的兴奋作用,阻断拟肾上腺素药引起的脑电异步化活动,苄胺唑啉与东莨菪碱有协同作用,而β受体阻断剂则无协同作用,提示东莨菪碱的中枢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α-受体[6]。东莨菪碱0.8mg/kg icv,兔脑电图出现不规则高幅慢波,阻断声刺激脑电图的惊醒反应,无惊厥发生,阿托品0.25~1mg/kg icv,脑电图为低幅快波,并出现棘波及发作性放电,兔全身阵挛性惊厥;小鼠icv 300mg东莨菪碱无惊厥作用,阿托品对小鼠可致惊厥,其icv的CD50为58μg[7]。
阿托品1mg/kg icv,兔出现强烈兴奋,脑电图爆发多棘波,密胆碱、东莨菪碱、安定、苯巴比妥均拮抗之,4-氨基吡啶使之增强,提示阿托品中枢兴奋效应,可能与其阻断M1胆碱受体和促进乙酰胆碱释放有关[8]。于清醒、肌松、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的兔,记录膈神经放电,东莨菪碱0.5mg/kg小脑延脑池注射,可使膈神经放电频率减少,电压降低,阿托品0.05mg/kg同样注射,则使放电频率增加,电压增大,结果表示,东莨菪碱抑制呼吸中枢可能与其阻断M1受体有关,阿托品的兴奋呼吸中枢可能与其阻断M2受体有关[9]。
东莨菪碱或阿托品1mg/kg iv,可增加猫脑室灌流液中乙酰胆碱释放量,用东莨菪碱(1/10万)作麻醉猫侧脑室灌流,能增加乙酰胆碱释放量,灌流期间,再加iv东莨菪碱1mg/kg,并不能使乙酰胆碱释放量进一步增加;但如加iv戊四氮,可使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更加显着[10]。阿托品50,100,400mg/kg ip可使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减少33,23,27%,东莨菪碱50mg/kg ip,可使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减少33%[11]。
硫酸阿托品1~50mg/kg ip,可使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减少13~42%,氢溴酸东莨菪碱0.63,3.15mg/kg ip,使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减少31,37%[12]。东莨菪碱0.05mg/kg或阿托品2mg/kg iv,均可抑制由刺激下丘脑引起的脑电活动[13]。东莨菪碱0.1mg/kg iv,对猫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引起的脑电活动有强抑制作用,阿托品对网状结构作用弱,10mg/kg才完全阻断[14]。洋金花总碱或东莨菪碱2mg/kg iv,均可使犬麻醉,阿托品2mg/kg iv则无麻醉作用[15]。
兔iv利血平或icv对氯苯丙氨酸均能延长icv东莨菪碱2~3mg/kg引起的麻醉;但icv 5-HT, iv优降宁均显着缩短其麻醉时间;icv去甲肾上腺素,对其麻醉时间无明显影响[16]。对兔作钾离子透入法测痛,东莨菪碱4mg/kg ip或iv,或5μg icv,均可使痛阈提高,并与度冷丁有协同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测痛,东莨菪碱1.25mg/kg ip,也使小鼠痛阈提高,与度冷丁镇痛也呈协同作用,去甲肾上腺素20μg icv,使兔痛阈下降,也减弱东莨菪碱、度冷丁及度冷丁、东莨菪碱合用的镇痛作用,推测东莨菪碱的镇痛及协同度冷丁镇痛作用与其抗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有关[17]。
使用离子渗入法将阿托品透入麻醉猫脊髓中间神经原,运动神经原和Renshaw细胞,能抑制这些细胞的由乙酰胆碱诱发电位,而iv则无此作用。推测可能是阿托品有局麻作用,对这些细胞有直接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18]。
②对心血管的作用 正常兔和麻醉犬iv阿托品2~4mg/kg或东莨菪碱4mg/kg,能拮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心率失常[19,20]。东莨菪碱1.2mg加阿托品0.4mg/kg于兔冠脉结扎后1h iv,可使缺血性心肌ST段抬高减轻,ST段抬高的导联数减少,病理性Q波数减少,血浆cAMP的增高很快恢复正常,梗塞心肌重量百分率减少[21]。阿托品50μmol/L或东莨菪碱0.3μmol/L,均可使豚鼠乳头状肌细胞内动作电位的ERP/APD90增大,兴奋传导时间延长,心收缩力减弱,阿托品10μmol/L或东莨菪碱0.1μmol/L均可抑制顽固的快速自发活动,细胞部分除极后,以异丙肾上腺素或组胺诱发出慢反应动作电位,阿托品0.1mmol/L或东莨菪碱0.6mmol/L均对慢反应动作电位呈部分抑制,表明较高浓度莨菪碱类具抗心律失常作用和非特异性钙通道阻滞作用[22]。
东莨菪碱50μg/ml,可使豚鼠心肌细胞APD延长,复极化后不应期(PRP)增加,PRP/APD50增加,心肌细胞自发活动频率降低,心得安和甲氧胺可取消东莨菪碱对APD的作用[23]。
阿托品2mg/0.2ml或东莨菪碱20mg/0.4ml注入灌流液,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兔耳血管收缩,阿托品4mg/kg或东莨菪碱20mg/kg iv,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麻醉兔血压升高[20]。阿托品0.5mg注入灌流液,可取消麻醉兔1×10-7肾上腺素引起的兔耳血管收缩作用[24]。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组胺和5-羟色胺对兔血管条的收缩作用,其IC50,抗去甲肾上腺素分别为3×10-5g/ml及1.35×10-4g/ml,抗组胺分别为5.5×10-6g/ml及9.5×10-5g/ml,抗5-羟色胺分别为3.5×10-6g/ml及3×10-5g/ml[25]。东莨菪碱1.25~5.0mg/kg iv,可增加大鼠脑血流量17~38%,增加心肌血流量51~116%,阿托品2.5~10mg/kg iv,增加脑血流量17~64%,5~10mg/kg iv,增加心肌血流量113~137%[26]。
东莨菪碱0.67mg/kg或阿托品0.67mg/kgip,对实验性大鼠前脑缺血再灌,可以减少损伤,使异常增加的脑钙含量降低,异常EEG和脑结构的改变也有改善[27]。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双向作用,在缺钙培养液中,刺激增殖最适的浓度,阿托品与东莨菪碱分别为61.7及20.6μmol/L,但在正常钙溶液中,很低浓度(2μmol/L)即呈抑制作用[28]。
东莨菪碱或(+)-莨菪碱40mg/kgiv,可保护大鼠对抗肾上腺素200μg/kg iv的致死,(-)-莨菪碱无明显作用[29]。小鼠ip洋金花注射液13.95mg(生药)/kg即可使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明显增加。
剂量为32.56mg/kg时作用更强,但剂量增加到46.5mg/kg时,作用反而减小。说明洋金花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但要注意控制用量[30]。东莨菪碱2.5mg/kg iv,可使失血性犬的舌下面粘膜微循环改善,使微循环血流恢复时间明显提早[31]。阿托品0.1mg/kg iv,可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兔血压升高,也对抗印防己毒素引起的兔眼底小动脉痉挛,阿托品0.1mg/kg iv,给药3次(间隔5min)或使放血或内毒素引起的休克兔血压回升[32]。
出血性休克犬,iv洋金花总碱2.5mg/kg,心排血量未见增加,但输血后再iv洋金花总碱,则使心排血量增加[33]。洋金花注射液(1∶10000)1ml/kg iv,有改善大鼠气管微循环的作用,表现为气管微血管扩张和增多[34]。 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阿托品或东莨菪碱5mg/kg ip,连续7d,对小鼠肝脾巨噬细胞吞噬198Au颗粒能九有增强作用[35]。 ④临床药理 洋金花总碱0.15mg/kg或东莨菪碱0.12mg/kg iv,合并肌松药氨酰胆碱,给药后病人脑电图α节律即刻抑制,出现低幅β活动,逐步形成以慢波活动为主的复合图形,Q波占优势,1次给药数小时内相对稳定,既不逆转出现突然觉醒,又无明显进行性抑制,不规则低幅活动作为复合图形的主体贯串于手术全过程,这是洋金花麻醉的脑电特点[36]。洋金花总碱10mg iv,治疗精神病患者,可使血中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增高[37]。 ⑤体内过程 大鼠ig3H-东莨菪碱后15min,即能从血浆测得药物,结扎胆总管的大鼠在肠段内注入3H-东莨菪碱溶液,发现药物从肠道消失很快,而且肾中浓度最高,肝次之。大鼠iv3H-东莨菪碱后,肺中浓度最高,其次是肾;iv 30min后,脑内浓度约为血浆的3倍;其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iv 48h内,从尿中排出约62%,其中12%以原型排出,大部分药后8h排出,尤以h1排出最多,约占总排出量的一半;48h内经胆汁排出40%,从粪排出25%,说明相当部分为肠道再吸收了;经尿、粪排出的总量为给药量的87%,说明排泄较完全;iv后1h内无论从尿、粪或胆汁中排出的原形药仅占排出总量的1/4~1/5,说明3H东莨菪碱大部分迅速被代谢。体外实验表明,肝脏是大鼠代谢东莨菪碱的主要脏器。
对东莨菪碱,兔代谢能力无论肝、肾、血浆均很强[38]。
毒性 总生物碱犬iv的MLD为75~80mg/kg;犬iv 2.5mg/kg 1次,3d后处死,脑、心、肝等13种脏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形态差异[15]。欧曼陀罗中提得的洋金花总碱以1、5、10、50、80μg/ml量处理离体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可使细胞株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及染色体畸变率显着增加,并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正相关;以1、10、50、80μg/kg的量给小鼠ip 1次,均可使骨髓微核率显着增加;银屑病患者iv 2~4次,总药量10~32mg,治疗持续40~245d,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显着增加。提示洋金花总碱可致突变[39]。
参考文献 [1] 新医药学杂志 1976;(1)∶27 [2] 生理学报 1965;28(1)∶50 [3] 生理学报 1965;28(1)∶42 [4]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1)∶4 [5] 中国药理学报 1982;3(2)∶78 [6]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2)∶78 [7] 中国药理学报 1983;4(2)∶81 [8] 中国药理学报 1985;6(3)∶149 [9] 中国药理学报 1991;12(4)∶294 [10] J physiol 1965;181∶317 [11] Br J Pharmacol 1962;19∶226 [12] Br J Pharmacol 1964;23∶123 [13] J Pharmacol 1956;116∶198 [14] Br J Pharmacol 1958;13∶485 [15] 新医药学杂志 1974;(11)∶44 [16] 中麻通讯 1978;(2)∶1 [17] 药学学报 1979;14(7)∶397 [18] J Physiol 1960;153∶17 [19] 生理学报 1963;26(2)∶172 [20] 中华医学杂志 1976;(11)∶697 [21]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2)∶128 [22]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2)∶131 [23] 中国药理学报 1984;5(3)∶170 [24] J Pharmacol 1940;69∶128 [25] 中华医学杂志 1982;62(8)∶487 [2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2,6(2)∶110 [27] 中国药理学报 1992;13(4)∶357 [28]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2;6(2)∶155 [29] J Pharm Sci 1966;58(3)∶280 [30] 黑龙江医药 1981,(8)∶7 [31] 中麻通讯 1976;(3)∶1 [32] 中华儿科杂志 1964;13(5)∶363 [33]新医药学杂志 1974;(9)∶3 [34]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5;5(1)∶43 [35] 中国药理学报 1984;5(2)∶140 [36] 中麻通讯 1975;(4)∶14 [37] 中麻通讯 1974;(1)∶94 [38] 中麻通讯 1977;(4)∶1 [39]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6;11(4)∶288。【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 ①《纲目》:“辛,温。有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甘,温。有毒。” ③《本草便读》:“辛,温。大毒。”
归经 《本草便读》:“入肺。”
功效 定喘,祛风,麻醉止痛。
主治 哮喘,惊痫,风湿痹痛,脚气,疮疡疼痛。并作外科手术麻醉剂。 ①《纲目》:“诸风及寒湿脚气,煎汤洗之。又主惊痫及脱肛,并入麻药。” ②《生草药性备要》:“少服止痛,通关利窍,去头风。” ③《本草便读》:“止疮疡疼痛,宣痹着寒哮。” ④《陆川本草》:“治咳嗽,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泡水),0.3~0.45g;入散剂,0.09~0.15g;煎酒或作卷烟吸。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内服宜慎。体弱者禁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御药院方》:“治小儿慢惊:曼陀罗花7朵(重0.4g),天麻7.5g,全蝎(炒)10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7.5g。为末。每服1.5g,薄荷汤调下。” ②祛风一醉散(《证治准绳》)治阳厥气逆,多怒而狂:朱砂(水飞)15g,曼陀罗花7.5g。共为细末。每服6g,温酒调下。若醉便卧,勿令惊觉。
③睡圣散(《扁鹊心书》)治人难受艾火灸痛,服此昏睡,亦不伤人:山茄花(八月收),火麻花(八月收,一说七月收)。阴干,共研末,每服9g(小儿3g),茶酒任下。
一服后即昏睡,可灸50壮。 ④立止哮喘烟(《外科十三方考》)治哮喘:曼陀罗花45g,火硝3g,川贝30g,法半夏24g,泽兰18g,款冬花15g。共研细末,用老姜500g捣烂取汁和药末,匀,以有盖茶盅1只盛贮封固。隔水蒸1小时久,取出,以熟烟丝300g和匀,放通风处,吹至七八成干,贮于香烟罐中备用。
每日如寻常吸烟法吸之。 ⑤《四川中药志》:“治诸风痛及寒湿脚气:曼陀罗花,茄梗,大蒜梗,花椒叶煎水洗。” ⑥徐州医学院《中药麻醉》1971:“用于外科手术麻醉:洋金花,生草乌,川芎,当归。水煎口服,或灌胃。”
单方应用 ①《卫生易简方》:“治面上生疮:曼陀罗花,晒干研末,少许贴患处。” ②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防治慢性气管炎专辑》1972:“治疗慢性气管炎:洋金花注射液,每次注射东莨菪碱0.5~1.0mg,每5天肌注1次,一般注射4~5次。” ③《中华神经精神科》1963(1):“治疗精神分裂症:曼陀罗花用白酒浸制成10%酊剂,或水煎制成20%煎剂。每日早餐后服1次,首次10ml,逐渐增量至40~80ml(根据反应)。
连服6天。每次服药后有胃部不适反应可在当天上下午给胃蛋白酶或稀盐酸,并用0.5%毛果芸香碱眼膏以减轻副作用。”。【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份为末。热酒调服9g,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其苦也。”“按周密《癸辛杂识》云:汉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以少许磨酒饮,即通身麻痹而死,加以刀斧亦不知。至3日,则以少药投之即活,御药院中亦储之。昔华陀能刳肠涤胃,岂不有此等药耶。” ②何谏《生草药性备要》:“大闹杨花,食能杀人,迷闷人。不过用1g。但服俱去心蒂。若食后迷闷,用黄糖可解,甘草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