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柴胡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035页(24934字)

【概况】:

异名 北柴胡(《中药志》),地熏、茈胡(《本经》),山莱、茹草(《吴普本草》),柴草(《本草品汇精要》),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韭叶柴胡(江苏、安徽),头柴胡(山东),硬苗柴胡(东北)。

基源 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或全草,柴胡属全世界约120种,分布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中国有40种、17变种,主产西北与西南高原地区,其它地区种类较少,台湾省有一种。本属入药种类有20种以上,还有一些变种也入药,均称为柴胡。

原植物 商品柴胡主要有三大类,其原植物分别为: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及其变种和变型,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中药大辞典》),柴胡(《中药志》)。

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Bupleurum falcatum subsp.eufalcatum Wolff var.scorzonerifolium(Willd.)Wolff]及其变种,又名狭叶柴胡、软苗柴胡、南柴胡(《中药志》),香柴胡(东北),软柴胡(北方诸省),韭叶柴胡(江苏、安徽),细叶柴胡(东北),小柴胡(甘肃),芽胡(江苏)。

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及其变种,又名膜缘柴胡(《中药志》),神荞(《云南药用植物名录》),竹叶防风(昆明),紫柴胡(宜昌)。此外全国尚有多种柴胡属植物在产地以根茎或全草作为柴胡或竹叶柴胡药用,大多在分布地区自产自销。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原名茈胡。历代本草所述柴胡种类比较复杂,至宋《图经本草》始易其名为柴胡,曰:“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艮州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坚硬,微有细线,叶似竹叶而紧小,亦有似邪蒿者,亦有似麦门冬叶而短者,七月开黄花。”又载:“生丹州者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尾。独窠者好”。可见宋代本草记载所指柴胡已不止一种,其中艮州即今陕西米脂县,经考证与近年新订名的银州柴胡形态相同。

而丹州为今陕西宜川县,根据地理分布和根赤色,芦头有赤毛等特点,与现今市场的红柴胡相符。《证类本草》绘有柴胡图5幅:即丹州、淄州(今山东淄博)、襄州(今湖北)、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一带)和寿州(今安徽)柴胡。前4幅图均可辨认为柴胡属植物,其中淄州柴胡图,根的顶头部密覆毛刷状纤维似为红柴胡。

唯寿州柴胡图叶为对生,花冠连合成管状,根部肥壮,似为石竹科植物。

从《纲目》所载:“艮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蹟,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根据其产地与描述特征与银州柴胡相符。

从以上本草所载,可以知道柴胡由于应用历史久,使用地区多,故来源很复杂,种类很多,但绝大多数均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仅极少地方以其他科植物作柴胡用。由于柴胡疗效显着,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80年代以后并有较多的有关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其中日本对柴胡的研究颇为重视。

形态 ①北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60~85cm。

主根较粗,棕褐色,质坚硬,有香气。茎绿色,实心,表面有细纵槽纹,上部分枝多,微作“之”字曲折。基生叶早枯落,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7cm,宽6~8mm,先端渐尖,下端渐狭成长柄;茎中部叶长倒披针形,长4~12cm,宽6~18mm,顶端渐尖,有小尖头,基部收缩或叶鞘抱茎,平行脉7~9条,上表面鲜绿色,背面淡绿色,常带白霜;茎上部叶同形,但渐变小。

复伞形花序再组成疏松圆锥状;总苞片2~3,狭披针形,长1~5mm,宽0.5~1mm,3平行脉;伞幅3~8,纤细,不等长,长1~3cm;小总苞长5,披针形,长3~3.5mm,宽0.6~1mm,3平行脉向叶背凸出;小伞直径4~6mm;花5~10朵;萼齿不明显,直径1.2~1.8mm;花瓣鲜黄色,先端内折,小舌片矩圆形,顶端2浅裂;雄蕊5;雌蕊2心皮,形成子房下位,无毛,花柱2,极短,花柱基宽于子房。双悬果长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3mm左右,分果具5条淡棕色主棱,每棱槽油管3条,合生面油管4条。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91页.图版157)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地。

本种分布甚广,中药材中称为北柴胡的多为本种及其4个变型:北京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f.pekinense(Franch.)Shan et Y.Li,本变型与原种主要区别在于:下部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1~2cm,硬纸质,两面灰白绿色。生长于海拔560~1550m的山坡草地,产于北京市、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92页.图版158)烟台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f.vanheurckii(Muell.-Arg.)Shan et Y.Li,本类型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小总苞片4~5,卵状披针形,绿色有白色边缘,长略超过小伞形花序。

生长于海拔200~950m的山坡草地,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山西等地。(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94页.图版159)多伞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f.chiliosciadium(Wolff)Shan et Y.Li,本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分枝细而多,小伞形花序多,直径约5mm;伞幅短,长1.5~2cm。产于河北、陕西和安徽等地。 百花山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f.octoradiatum(Bunge)Shan et Sheh,本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茎上部分枝向两侧均匀开展,不呈“之”字形分枝;小总苞片4~5;通常超过小伞形花序而略长于果柄;伞幅多8条,与北京柴胡极相似,但分枝较少,不呈重复二歧式分枝。

分布于中国吉林、河北、山西等地。(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95页.图版160)

②红柴胡,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较发达,圆锥形,不分枝,深红棕色,折断后略有油腥气,质疏松而脆。

茎基部密覆叶柄残余纤维呈毛刷状。

叶线形,基生叶下部略收缩成叶柄,其他叶均无柄,叶长6~16cm,宽2~7mm,顶端长渐尖,基部变狭抱茎,质稍厚,硬挺,3~5平行脉,叶缘具白色骨质边缘,上部叶小,同形。复伞形花序多,再形成圆锥形;伞幅4~6,弧形微弯;总苞片1~3,极细小,针形,紧贴伞幅;小伞形花序具小总苞片5,线状披针形,长2.5~4mm,等于或略超过小伞形花序;小伞形花序具花9~11朵,花瓣黄色,舌片内折、顶端2浅裂;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柱头向两侧弯,子房主棱明显,表面常有白霜。双悬果广椭圆形,长2.5mm,深褐色,棱浅褐色,每棱槽中油管5~6,合生面油管4~8。花期7~8月,果期8~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69页.图145)生于海拔160~2250m的干燥草原和向阳山坡上、灌木林边缘。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广西等地。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至西部、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

本种有2个变型:长伞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f.longiradiatum Shan et Y.Li,伞辐特长,长11~35mm,产于辽宁、河北。

少花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f.pauciflorum Shan et Y.Li,伞辐少,2~3枝,小伞形花序花少,4~6朵,产于江苏。它们的根均作药材红柴胡使用。本种在江苏常于春季采收其嫩苗晒干称为“春柴胡”又名“芽胡”入药。

③竹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00cm。直根略增粗,木质化,根的顶端有一段长2~10cm的地下茎,木质化,其上有多数侧芽。茎绿色,基部带紫色,木质化,硬挺,实心。

叶长披针形,长10~16cm,宽10~14mm,顶端渐尖,具硬尖头,长达1mm,叶基部收缩抱茎,具平行脉9~13,叶背绿白色,近革质,叶缘有较显着的软骨质边缘,茎上部叶渐变小,同形。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花序往往短于侧生花序,直径1.5~4cm;伞幅3~7,长1~3cm;总苞片2~5,披针形,长1~4mm;小伞形花序直径4~9mm;小总苞片5,披针形,短于花柄,长1.5~2.5mm,宽0.5~1mm,1~3脉,具白色膜质边缘;小伞形花序具花8~10朵,花柄长2~4.5mm,花直径1.2~1.6mm,花瓣浅黄色,先端反折处较平,小舌片较大,方形,花柱基厚盘状,宽于子房。双悬果长圆形,长3.5~4.5mm,棕褐色,棱狭翼状,每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285页.图154)生于海拔750~23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中国西南、中南、南部各地。印度、尼泊尔也有。

窄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var.stenophyllum(Wolff)Shan et Y.Li,又名西藏柴胡(《中药志》)。

本变种主要特征为植株较矮,高25~75cm。基生叶紧密互生,排成2列,叶狭长带形,长3~12cm,宽3~6mm,软骨质边缘较窄。

花序少,花柄短,小总苞片长过花柄。花期8~9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486页.图356∶1)生长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地区林缘、山坡、广布中国西南各地及西藏等地区,四川、云南及西藏拉萨、宁静等地用全草或根称为竹叶柴胡或柴胡入药,比原种竹叶柴胡应用更广。

附 除上述3种柴胡及其变种变型作为中药柴胡的主要原植物外,尚有多种柴胡属植物在中国各产区作柴胡以根或全草入药。现就有关品种简单介绍于下: ①兴安柴胡Bupleurum sibiricum Vest(Bupleurumdauricum Fisch.et Mey.)。多年生草本。

数茎成丛生状,高30~70cm,茎基稍带紫红色,有纤维状叶鞘残余。茎生叶狭长披针形,长6~12cm,顶端短渐尖。复伞形花序少数;伞幅5~14;小总苞片5~12,椭圆状披针形,长5~7mm,长过花。

小伞形花序具花10~22朵。双悬果暗褐色,被白粉,广卵状椭圆形,长3~4mm,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油管4~6。(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1分册.229页.图119)。

生长于海拔300~800m的山坡。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内蒙古,西伯利亚也有分布。东北地区及内蒙古用根作柴胡入药。

②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var.parvifolium Shan et Y.Li,多年生草本,植株较矮,高20~30cm。根圆柱形,中部以下生支根。茎常丛生,上部分枝少。叶狭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6~11cm,宽3~8mm。伞幅4~9;小总苞片5~8,倒卵形至阔卵形,长3.5~5.5mm,超过小伞形花序。(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32页.图123)生长在海拔2700~3700m的山坡草地。

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等地。青海用其根作柴胡用。 ③天山柴胡Bupleurum tianshanicum Freyn,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基部有残余叶柄,有时带淡紫色。

茎生叶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0cm,有极窄的膜质边缘。

伞幅5~7;小总苞片7~9,披针形,花时超过小伞形花序;小伞具花15~30朵;花瓣顶端内卷成盔状,外面棕黄色,边缘黄色;花柱基棕黄色。双悬果长椭圆形,深棕色,成熟后密集或头状,小总苞紧贴。

果棱槽中油管1,合生面2。(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1分册.268页.图144)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上。分布于新疆天山一带。

全草在产地作柴胡入药。 ④三幅柴胡Bupleurum triradiatum Adams.ex Hoffm.,多年生矮小草本,茎高7~20cm。茎生叶1~4,狭披针形,长1.5~6cm,先端渐尖。

长伞形花序1~3;伞幅2~3,直立,较粗;小总苞片5~8,质薄,椭圆形,比花长,黄色或绿色,有时带红或兰色;花瓣黄色或外面带紫色,有时紫褐色,边缘及内面黄色。双悬果长椭圆形,棕红色,棱明显,每棱槽中油管1~3,合生面2~4。

(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1分册.226页.图版117)生长于海拔2350~4900m的草甸、山坡阳处或石缝中。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西北部,西伯利亚和日本也有。

新疆有的地区以根作柴胡入药。 ⑤有柄柴胡Bupleupum petiolulatum Franch.,多年生草本,高50~70cm,直根发达,稍增粗。

茎下部叶狭长披针形,长9~14cm,薄纸质,有细长突尖头,中部以下渐狭长成柄,至基部再略扩大抱茎,叶缘略带红色稍呈波状皱折,茎中部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渐狭成短柄,至上部叶几无柄。复伞形花序少数,直径4~8cm;总苞片1~3,椭圆形,长4~9mm;小总苞片5~7,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mm,薄膜质,略长于花序而短于果序;小伞形花序直径4~6mm,有花8~16。

双悬果长圆柱形,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46页.图130)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全草作竹叶柴胡用。 ⑥尔康柴胡Bupleurum malconense Shan et Y.Li,异名马尾柴胡(四川马尔康),竹叶柴胡(四川茂县)。

多年生草本,根增粗或锥形。根颈多分枝成丛生状,茎细而硬挺,节间短,基部带紫色。基生叶多,狭线形,长10~15cm,宽2.5~5mm,先端渐尖,基部略窄半抱茎,茎生叶同形,质稍硬挺,至上部渐变小。复伞形花序多而小,花序直径1~2cm,花序梗常带紫色;总苞片很小,2~3片,线形或鳞片状,不等大;伞幅3~5片;小伞形花序很小,直径4~6mm;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2~2.5mm,短于或等于小伞形花序长度;花黄色,直径1mm。

双悬果卵状椭圆形,褐色,长2.5~3mm,每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1分册.277页.图版149)生长于海拔2040~2950m的山坡草地及灌丛边缘,马尔康柴胡在四川马尔康亦作“马尾柴胡”收购,地产地销,在茂县则以其根并带部分茎基老叶出售称“竹叶柴胡”,但本种可从下列特点与马尾柴胡区分,即根颈常多分枝,因而成丛生状,下部茎呈紫色。

叶较马尾柴胡短1半以上,质地较坚硬,叶背绿色,不呈粉绿色。花序梗及伞辐均较马尾柴胡短而硬挺,伞辐也较少。

分布于青海、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 ⑧川滇柴胡Bupleurum candollei Wall ex DC.,又名窄叶飘带草(《昆明民间草药》),窄叶柴胡(《中药大辞典》),麦门冬叶柴胡(《大理中药资源志》),飘带草(昆明)。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较发达,木质化。

茎基部坚硬,粗可达1cm,分枝多数,近水平伸出,然后斜生,中空,再分出疏散小枝。叶质薄,表面绿色,背面灰白绿色,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2~15cm,中部叶长圆形,长8~10cm,顶端圆钝,有长突尖头,基部狭窄成短叶柄,11~13弧形脉。复伞形花序具伞幅4~8;总苞片3~5,卵形,长3~20mm;小总苞片5,广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7mm,顶端圆或钝圆,长超过花一倍,5~7脉;小伞形花序直径8~12mm,具花10~15。双悬果圆柱形,棱槽油管3,合生面4。

(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40页.图版126)生长于海拔1900~29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中。分布于云南(镇康、大理、兰坪、蒿明、昆明)。

尼泊尔、印度及亚洲中部也有分布。全草入药,消炎解毒,祛风止痒。

外用治疮毒疖子。 ⑨多枝柴胡Bupleurum polyclonum Y.Li etS.L.Pan,多年生草本,高15~40cm。主根圆柱形,不分枝或先端分二叉。茎基部具密环状叶痕。

基生叶线形,长10~20cm,宽2~3mm,茎生叶下部线形,长13~15cm,先端渐尖,上部叶渐短小,顶部叶呈锥形,叶缘干后微反卷。复伞形花序具伞辐3~6,纤细,不等长;总苞片4~5、椭圆形或倒卵形;小总苞片5枚,绿色,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4mm,宽2~3mm,长超过小花;小伞形花序1.5~4mm,具花7~15朵;花小,黄色,直径1~1.5mm。

双悬果长圆形,长2~3mm,棱槽内具油管3,合生面具油管4。花期7~8月,果期8~9月。

(图见植物分类学报 1986;24(2):151)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坡及草甸。分布于云南省。云南药材公司作为竹叶柴胡收购。 ⑩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多年生高大草本,高80~150cm。根茎长3~9cm,直径3~8mm,质坚,黄棕色,节间短,密生的环节上生多数须根。茎单生或2~3,多分枝,外表具粗糟纹。

叶大形,表面鲜绿色,背面带粉绿色,基生叶广卵形至披针形,下部楔形,渐收缩成宽扁有翼的长叶柄,至基部成叶鞘抱茎,叶片长8~17cm,宽2.5~5cm,叶柄常带紫色,长8~12cm,茎生叶无柄,卵形至广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抱茎。复伞形花序宽大,多数;伞辐3~9;总苞1~5,开展,黄绿色,披针形,长2~10mm;小总苞片5~6,等大,广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5mm,先端尖;小伞形花序有花5~16,花黄色,直径1.2~1.6mm,长短不等,花时长2~5mm,果时长6~10mm。

果为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暗褐色,被白粉,长4~7mm,分生果横剖面近圆形,每棱槽内油管3~4,合生面4~6。花期8~9月,果期9~ 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55卷.第1分册.220页.图版114)生于山坡林下。分布牙黑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安徽、浙江、江西。

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也有。本种曾在东北地区以根茎作柴胡药用,但1973年黑龙江巴彦县以其根茎制作丸药,发生中毒及死亡事件。

蛙、小鼠及豚鼠的大叶柴胡急性中毒均表现为痉挛等中枢兴奋症,与临床急性中毒表现相似,故大叶柴胡不宜作柴胡入药。

有些书刊曾将柴胡的原植物订名为Bupleurum falcatum L.实际上该种产于欧洲,中国未见分布。

草药有所谓“土柴胡”者,系指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福建、广西)和一枝黄花属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福建、四川)的全草,注意不应与柴胡相混。。【生药】:

栽培 狭叶柴胡宜温和湿润的气候,能耐寒、耐旱,怕水涝。

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

条播以行距15~20cm开浅沟;点播按行株距18×10cm开浅穴。然后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或细土中播种,每亩用种量0.5~0.75kg。

播后盖细土及草木灰,稍加镇压后浇水。苗高7~10cm时,结合松土除草,逐次匀苗或间苗。

生长期中用人畜粪水或化肥追施2~3次,多雨季节注意排水。栽后第3年翻蔸,易地另种。

虫害蚜虫,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采集 春、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柴胡(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此外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也产。

狭叶柴胡(南柴胡)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此外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地也产。膜缘柴胡主产于四川、湖北。

此外云南、贵州等地也产。

鉴别

性状 ①柴胡根圆锥形,主根平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枝,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cm,直径0.6~1.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色。气微香,味微苦。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②狭叶柴胡根长圆锥形,稀分枝,多弯曲,长4~10cm,直径0.6~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细根痕,顶部无疙瘩头,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近根头处有多数紧密的环纹,皮孔明显。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棕色,不显纤维性,中间有油点。气微香,有油腻味。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为佳。 ③膜缘柴胡根纺锤形,长6~12cm,直径3~5mm;表面淡红棕色。

质坚,木化。本种有以全草入药,长60~80cm,根茎基部有明显的节,鲜绿色或黄褐色(放久后)。气清香,味淡。

显微 ①柴胡根横切面:木栓层为7~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外侧有7~11油室,径向40~80μm,切向48~68μm,周围分泌细胞6~8个。韧皮部有油室,直径约27μm。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大的导管切向排列,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成几个环状。(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489页.图357) 粉末:灰棕色。

1)木纤维较多,长梭形,末端渐尖,直径8~17μm,壁厚2~6μm,初生壁碎裂成短须状,纹孔稀疏,孔沟隐约可见。

2)油管多碎断,含黄棕色或绿黄色条状分泌物,条状物略弯曲,直径8~25μm。 3)网纹,双螺纹、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43μm。

网状导管分子较长,有的壁较厚,网孔细缝状。 4)木栓细胞黄棕色,多数层重叠,表面观多角形。 5)薄壁细胞(茎髓)长圆形、类长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厚,纹孔大小不一,横长排列,孔沟明显。 6)表皮细胞(茎)淡黄棕色。

表面观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表皮可见气孔,类圆形,下陷,不定式。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39页.图63) ②狭叶柴胡根横切面:木栓层为6~10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外侧油室8~12个,分散排列成环,径向50~60μm,切向71~102μm,周围分泌细胞8~12个。

韧皮部油室多数,径向17~27μm,切向24~80μm,含黄色油状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中小形导管多径向排列,射线宽3~5列细胞,有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群,老根中有时连成圆环。(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489页.图358) 粉末:黄棕色。

1)木纤维长梭形,直径8~26μm,壁厚2~10μm,木化,纹孔细密,孔沟隐约可见;有的纤维初生壁碎裂,易与次生壁分离,并有稀疏螺状或双螺状裂缝,纹孔稀少,孔沟较明显。 2)油管多碎断,含淡黄色或淡棕色条状分泌物,条状物拐曲,直径17~66μm,有的分泌物脱出。周围薄壁细胞界限一般不明显。 3)网纹、双螺纹、螺纹、网纹具缘纹孔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8~42μm;网纹导管分子较短;双螺纹导管分子细长,穿孔位于侧壁。

4)皮层纤维(茎)长条形,末端长尖、倾斜或较平截,微木化,纹孔及孔沟稀少。 5)叶基部纤维较粗,淡黄色。

长条形,木化,有紧密的螺状交错裂缝。 6)木栓细胞常数层重叠,黄棕色或无色。

表面观多角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含黄棕色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41页.图64) ③膜缘柴胡根横切面:木栓层为7~8列木栓细胞。

韧皮部外侧有油室7~9个,径向68~120μm,切向75~220μm,周围分泌细胞8~10个。韧皮部宽厚,无油室。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小,导管呈2个扇形,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连成环状。(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490页.图359)

理化 ①取样品粉末1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20分钟,共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用乙醇溶解,点于硅胶HF254板上,以柴胡皂甙a、d、c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蒸馏水喷雾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第147页.图95-6C) ②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用乙醇稀释,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后,用茴香醛-浓硫酸喷雾,于105℃烘10分钟显色。(图见同上.147页.图95-6A)

加工炮制 ①醋柴胡 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米醋20kg。

②鳖血柴胡 取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鳖血12.5kg。

③酒柴胡 取柴胡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显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黄酒1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醋柴胡、鳖血柴胡、酒柴胡,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中国药典1990版采用柴胡(北柴胡)及狭叶柴胡(南柴胡)。

中药志(第2册,1993版)将主要商品分为北柴胡、南柴胡、竹叶柴胡3大类。各地习用商品亦有20余种。各种柴胡的根主要含有皂甙、挥发油、多糖、甾醇类化合物,全草另含黄酮类成分等[1,2]

北柴胡(B.chinense DC.)根的挥发油有:戊酸、己酸、庚酸、α-庚烯酸、辛酸、α-辛酸、壬酸、α-壬烯酸、苯酚、邻甲氧基苯酚、γ-庚酸内酯、γ-辛酸内酯、γ-癸酸内酯、丁香酚、γ-十烷酸内酯,尚含甲苯酚、乙苯酚、百里香酚(Thymol)、玛索依内酯(Messoialactone)、香草醛乙酯(Vanillin acetate)[3]

北柴胡花期的带根全草所含挥发油中有:α-甲基环戊酮、柠檬烯、月桂烯、(+)-香芹酮、反式-葛缕醇、胡薄荷酮(Pulego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α-萜品醇(α-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香叶醇(Geraniol)、n-十三碳烷、反式香叶醇基丙酮、α-荜澄茄油烯(α-Cubebene)、δ-荜澄茄烯(δ-Cadinene)、葎草烯、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长叶烯(Longifolene)、努特卡酮(Nootkatone)、十六烷酸、六氢金合欢醇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tone)。

北柴胡的茎、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山柰酚-7-鼠李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7-O-α-L吡喃鼠李糖甙[9]及侧金盏花醇(Adonitol)[5]

北柴胡根含柴胡皂甙a、c、d(Saikosaponin a、c、d)[6,9],地上部分得到皂甙I(Saponin I)[7,9]。柴胡皂甙a、c、d的皂甙元分别为柴胡皂甙元F、E、G,柴胡皂甙元F又可水解成柴胡皂甙元A,E可水解为B及C,G可水解为柴胡皂甙元D[9,10]。此外尚含多糖(分子量8000及9900)[9],含可溶性钙较多(3080ppm)[11]

红柴胡(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根含柴胡皂甙a、c、d[6,12,13]。茎叶含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14]。其开花期带根全草的挥发油中,鉴定有β-萜品烯(β-Terpinene)、柠檬烯、莰烯、β-葑烯(β-Fenchene)、胡薄荷酮(Pulegone)、异龙脑(Isoborneol)、β-萜品醇(β-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α-胡椒烯(Copaene),葎草烯、α-金合欢烯(α-Farnesene)、香橙烯、顺式石竹烯(cis-Caryophyllene)、反式石竹烯、β榄香烯(β-Elemene)、γ-衣兰油烯(γ-Muurolene)、广霍香烷(Patchoulane)、努特卡酮(Nootkatone)、喇叭条醇(Ledol)等[4]

竹叶柴胡(B.marginatum Wall.ex DC.)根含有柴胡皂甙a、c、d[1]、乙酰基柴胡皂甙a(6″-O-Acetylsaikosaponin a)、Chikusaikoside Ⅱ、柴胡皂甙e(Saikosaponin e)、柴胡皂甙b3(Saikosaponin b3)、6″-o-乙酰基柴胡皂甙b3(6″-O-Acetylsaikosaponin b3)、甲氧基柴胡皂甙f(11-α-Methoxy-saikosaponin f);开花期带根全草所得挥发油中含有2-甲基环戊酮(2-Methylcyclopentanone)、柠檬烯、反式葛缕醇(trans-Carveol)、桃金娘烯醇(Myrtenol)、α-萜品醇(α-Terpineol)、n-+-碳烷、5-甲基-5-乙基癸烷、反式-香叶基丙酮(E-Geranylacetone)、α-荜澄茄油烯(α-Cubebene)、δ荜澄茄油烯、α-胡椒烯(Copaene)、葎草烯、反式-β-金合欢烯(trans-Farnesene)、顺式石竹烯(cis-Caryophyllene)、β-榄香烯(β-Elemene)、4,8-二甲基十三碳烷、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六氢金合欢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fone)[4]

附 大叶柴胡(B.longeradiafum Turcz.)东北地区盛产,其根及茎中含有柴胡皂甙a、c、d及I,含量达3.8%,其带根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已鉴定20余种萜类成分[4];从其根及根茎乙醚提取物中,得到柴胡毒素(Bupleurotoxin),为14-羟基柴胡炔醇,乙酰柴胡毒素(Acetylbupleurotoxin),柴胡酮醇(Bupleuonol),为14-羰基柴胡炔醇,以及柴胡炔醇(Bupleurynol)为十七碳三烯-(2Z,8E,10E)-二炔-(4,6)-醇-1,前二者有较大毒性[15]。又从根中得到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及水仙甙(Narcissin)、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蔗糖[15,16]等。

大叶柴胡已不作药用。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757 [2] 药学学报 1989;24(12)∶961 [3] 化学学报 1983;41(6)∶559 [4]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0;17(4)∶278 [5] 中药通报 1988;13(1)∶36 [6] 中国中药志 1989;14(11)∶678 [7] 药学学报 1989;24(12)∶961 [8]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757 [9] 国外医药·植物分册 1993;8(1)∶11 [10] 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 1982;3(5)∶2 [11] 中草药 1984;15(2)∶61 [12] 生药学杂志 1988;42(3)∶236 [13] 中草药 1988;19(10)∶443 [14] 中草药 1980;11(6)∶241 [15] 药学学报 1987;22(7)∶507 [16] CA 1990;112∶18891g。【药理】:

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北柴胡皂甙380,635mg/kgip或大叶柴胡皂甙350,590mg/kg ip(两种柴胡的剂量均为1/5及1/3 LD50)对酵母致热均有解热作用;北柴胡挥发油300mg/kg ip或大叶柴胡挥发油133mg/kg ip(两种柴胡的剂量均为1/4LD50)对酵母致热兔,北柴胡挥发油有解热作用,而大叶柴胡挥发油无解热作用;北柴胡皂甙478mg/kgip大叶柴胡皂甙440mg/kg ip(两种柴胡剂量均为1/4 LD50),对电击鼠尾法北柴胡皂甙有镇痛作用,大叶柴胡皂甙无镇痛作用[1]

北柴胡根或茎叶煎剂18g/kg ig,对酸奶致热兔均有解热作用,以根煎剂为佳[2]。北柴胡注射液4g/kg iv,对伤寒、副伤寒菌苗致热兔无解热作用,10g/kgip,对啤酒酵母致热大鼠也无解热作用[3]。 北柴胡茎叶或根煎剂8g/kg ig或im,对啤酒酵母致热兔均无解热作用[4]。北柴胡注射液250mg/kg iv,对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抑制作用,同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也明显降低,可能通过某些环节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元cAMP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发热反应[5]。北柴胡皂甙无抗惊作用,但柴胡煎剂20g/kg ig,对小鼠有抗咖啡因惊厥作用;煎剂10g/kg ip对小鼠热板法表明有镇痛作用,阿托品25mg/kg ip或纳洛酮0.26mg/kg sc可部分对抗此镇痛作用[6]。北柴胡成分菠菜甾醇95mg/kg ig,对酵母致热大鼠有解热作用[7]。 ②抗炎免疫 北柴胡皂甙300mg/kg ip,对角叉菜胶引起的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也抑制组胺或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关节肿胀,抑制白细胞游走及组胺的释放,但对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释放无明显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并伴有肾上腺肥大及胸腺的萎缩[8]。菠菜甾醇24mg/kg ig,对角义菜胶引起的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96mg/kg ig,抑制组胺、5-羟色胺、PGE2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48mg/kg ig,连续7d,抑制巴豆油气囊肿,显着抑制囊内肉芽增生[7]

山柰甙20mg/kg ip,连续7d,可抑制大鼠毛球肉芽增生[9]。北柴胡多糖50~200mg/kg ip,连续7d,可增加小鼠脾重,100mg/kg ip,给药1~3d,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对流感病毒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但不影响脾细胞分泌溶血素抗体,也不影响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对环磷酰胺或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可完全或部分恢复;25~100mg/ml能提高Con A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100mg/kg ip,提高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10]

③抗肝损伤 柴胡注射液(未提供学名)1:1浓度,1ml/只sc,连续5d,可降低CCl4引起的大鼠SGPT的升高,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明显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也接近正常[11]。柴胡皂甙(未提供柴胡学名)30mg/只sc,对由胆固醇+乙醇+CCl4引起的大鼠肝硬化,能减少肝脏内甘油三酯的蓄积[12]

长白柴胡皂甙a 0.25ml/只(1mg/ml)ip,连续5d,对CCl4引起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SGPT下降,也降低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和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肝脏谷胱甘肽含量[13]。 ④其它 北柴胡多糖5mgip,48h后小鼠胸腺细胞中DNA含量增加(同位素3H-TdR掺入试验),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又使血浆皮质酮含量增加,切除肾上腺后,不再有此表现,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14]。柴胡煎剂(未提供学名)(0.4g/ml)0.5ml/只ig,连续10d,使小鼠肝脏cAMP/cGMP比值降低[15]。柴胡皂甙与黄酮(未提供柴胡学名)对血浆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ID50分别为44.2±3.7μg/ml及30.3±2.4μg/ml[16]。柴胡提取物(未提供学名)12.5~100mg(生药)/ml,可提高小鼠肝组织匀浆腺苷酸环化酶活性,6.25~5.05mg(生药)/ml,可提高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17]

毒性 北柴胡皂甙ip,对小鼠的LD50为1.53±0.14g/kg[8]。菠菜甾醇ip,对小鼠的LD50为478.8±9.28mg/kg[7]。北柴胡皂甙ip对小鼠的LD50为1.906±0.21g/kg,北柴胡挥发油ip的LD50为1.19±0.12g/kg;大叶柴胡皂甙ip,对小鼠的LD50为1.772±0.31g/kg,而挥发油为0.53±0.067g/kg,大叶柴胡毒性明显大于北柴胡[1]

北柴胡粉ig,对小鼠的LD50>3g/kg,大叶柴胡粉的LD50为0.4994±0.0452g/kg,毒性明显大于北柴胡粉,大叶柴胡制剂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毒性最大,ig LD50为0.01479±0.0017g/kg,与粉剂的毒性比为1∶33.73;大叶柴胡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痉挛,由于毒性大,不宜代北柴胡入药[18]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79;14(6)∶252 [2] 中药通报 1982;7(2)∶7 [3] 药物分析杂志 1983;3(5)∶293 [4] 中草药 1985;16(5)∶32 [5]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0;6(2)∶91 [6]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4;1(3)∶214 [7] 药学学报 1985;20(4)∶257 [8] 中国药理学报 1981;2(1)∶60 [9] CA 1976;84∶99346m [10]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9;3(1)∶30 [11] 新医药学杂志 1973;(9)∶21 [12] 药学学报 1983;18(5)∶325 [13] 中医药学报 1988;(1)∶45 [14]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4;9(1)∶9 [15] 湖南医学院学报 1984;9(3)∶253 [16] 华西药学杂志 1989;4(1)∶48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5(1)∶32 [18] 药学通报 1981;16(5)∶62。【药性】:

性味 苦,凉。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甘。”

归经 入肝、胆经。

①《珍珠囊》:“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功效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主治 寒热往来,胸满肋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满、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头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4.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②《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黄芩,治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胁痛。

②配白芍,治脘腹疼痛,泄痢下重,月经不调,寒热诸症。 ③配前胡,治咳有痰,胸胁疼痛。 ④配枳壳,治胸胁满闷,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⑤配茵陈、龙胆草,治急、慢性肝炎。

⑥配黄芩、姜半夏,治疟疾或感冒,寒热阵发者。 ⑦配升麻,治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

⑧配大黄、炒栀子、决明子,治肝胆风热,目赤肿痛。 ⑨配当归、白芍、炒白术,治月经不调,经来胸腹胀痛。

⑩配黄芩、半夏、甘草,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所致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头晕,目眩。 ⑾配鳖甲、知母、秦艽,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 ⑿配常山,治疟疾。 ⒀配羌活、防风,治脾虚湿盛而见身重,肢体酸,口苦咽干。

⒁配甘草、白茅根,治黄疸。

方选和验方 ①小柴胡汤(《伤寒论》)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110g,黄芩42g,人参42g,半夏15g(洗),甘草(炙)、生姜各42g(切),大枣12枚(擘)。

上7味,以水2400ml,煮取1200ml,去渣,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3服。 ②正柴胡饮(《景岳全书》)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3~9g,防风3g,陈皮4.5g,芍药6g,甘草3g,生姜9g。水500ml,煎七八分,热服。 ③柴胡清肝饮(《症因脉治》)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

④逍遥散(《局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15(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30g。上为粗末。

每服6g,水300ml,煨生姜5g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7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⑤柴胡散(《本事方》)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阵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120g(洗,去苗),甘草30g(炙)。上细末。每服6g,水200ml,同煎至8分,食后热服。

⑥柴胡散(《博济方》)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60g,鳖甲60g,甘草、知母各30g,秦艽45g。上5味杵为末。每服6g,水200ml,枣2枚,煎6分,热服。

⑦柴胡疏肝饮(《医医偶录》)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4g,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3g,炙草1.5g。

水煎服。 ⑧柴胡黄连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份。

为末,炼蜜和膏,丸头子大。每1~2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150ml,重汤煮20~30沸,放温服,无时。

⑨柴芩清膈煎(《通俗伤寒论》)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柴胡2.4g,大黄(酒浸)、枳壳、黄芩、薄荷各4.5g,焦栀子9g,桔梗3g,连翘6g,甘草1.8g,淡竹叶36片。水煎服。 ⑩加减柴葛解肌汤(《方药中经验十三法》)治急性热病前、中期的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无明显里实证的大烦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者:柴胡12g,茯苓9g,法半夏12g,甘草6g,生姜6g,天花粉15g,桂枝12g,葛根21g,生石膏30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⑾加味逍遥散(时振声方)治癔病发作:柴胡12g,当归、白术、石菖蒲、郁金各9g,赤芍、白芍、云苓各15g,小麦30g,木瓜12g、炙甘草、生姜、薄荷(后下)各6g、大枣4枚。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⑿柴胡川芎饮(四川中医 1988;(5))治偏头痛:柴胡、当归、白芷、僵蚕、葛根、白芍各15g,川芎30g,细辛7.5g,吴茱萸、甘草各10g。水煎,每日1剂。

挟肝火者加龙胆、山栀各10g,夏枯草15g;肝阳上亢者,去吴茱萸、川芎加生龙骨、生牡蛎、生石决明各20g;挟湿者加半夏、天南星、羌活各15g;挟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5g。每日1剂。 ⒀小柴胡汤(四川中医 1988;(6))治过敏性哮喘:潞党参21g,柴胡、苏子、大枣、黄芩各12g,半夏、杏仁、茯苓、防风各15g,枳壳、旋覆花、赭石各10g,甘草6g。 ⒁柴胡鳖甲参术汤(四川中医 1989;(5))治原发性肝癌:柴胡、鳖甲、白芍、清半夏、虫、黄芩、桃仁、党参、焦白术、茯苓、砂仁、半枝莲、龙葵、鸡内金、焦三仙、甘草、山核桃(加减方)。 ⒂柴胡葛根汤(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6))治腮腺炎:柴胡、黄芩、牛蒡子、僵蚕各8g,升麻、桔梗、蝉蜕各6g,葛根15g,花粉10g,生石膏20g,甘草3g。

每日1剂。 ⒃柴芩九味汤(湖南中医杂志 1988;(1))治急性阑尾炎:柴胡15g,黄芩15g,生大黄15g(后下),丹皮12g,川楝子15g,玄胡12g,桃仁2g,木香12g,金银花12g。水煎300~400ml,分次口服,或胃管灌入,危重者,用本方另煎200ml保留灌肠。

⒄柴胡疏肝散(浙江中医杂志 1990;(6))治精不射症:柴胡、枳壳、炒白芍、制香附、川芎、橘核、石菖蒲、川牛膝、川楝子、川山甲片各10g,木通5g,琥珀粉(吞)3g。 ⒅小柴胡汤(浙江中医杂志 1990;(5))治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柴胡9g,黄芩、半夏、丹皮各6g,人参5g,金银花20g,板蓝根15g,玄参10g,甘草3g,大枣2枚。 ⒆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浙江中医杂志 1990;(8))治湿温伤寒: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厚朴、杏仁、蔻仁、竹叶各10g,连翘、石膏各12g,苡仁、青蒿各15g,甘草6g。

酌加姜、枣为引。

⒇柴胡注射液(新中医 1986;(6))治痄腮:柴胡注射液2ml(相当生药2g)肌肉注射。每日2次,10岁以上,每次3ml。 (21)柴胡注射液(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药临床方剂选编,1972)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肺炎的退热:柴胡注射液(每2ml相当生药2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成人每次2ml,周岁以内小婴儿每次1~1.5ml。 (22)大柴胡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8;(6))治急性胰腺炎:柴胡6~9g,大黄(后下)9~20g,玄明粉(冲)5~10g,黄芩、枳壳、姜半夏、白芍、苏梗各9g。水煎服。 (23)复方大柴胡汤(《中西医治疗急腹症》)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第2期,清除肠腔感染,恢复胃肠道功能:柴胡9g,黄芩9g,枳壳6g,川楝子9g,延胡索9g,白芍药9g,大黄9g(后下),木香6g,蒲公英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2剂,早晚分服。 (24)柴逆汤(福建中医药 1989;(6))治郁热型胃脘痛:柴胡8~10g,黄芩6~10g,木香6~8g,枳壳8~10g,川楝子8~15g,白芍10~15g,竹茹15~20g,石斛10~15g,党参15~20g,神曲10~15g,甘草3g,生姜2~3片,大枣4~6枚。

(25)柴芩蒿石汤(江苏中医1986;(3))治急性高热:柴胡10g,黄芩9g,青蒿12g,生石青30g。日1~2剂,水煎分服。 (26)柴平汤(江苏中医 1988;(1))治病毒性肝炎: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苍术、川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27)柴龙肠(新疆中医药 1988;(2))治甲亢并发心力衰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8)降脂合剂(中医杂志 1988;(2))降血脂:干柴胡、罗汉果(调味用)。水煎2次,持续2小时以上,取澄清液浓煎后,加入防腐剂,每服20ml(相当生药、3g),每日3次,3周为1疗程。

(29)《传家秘宝方》:“治黄疸:柴胡30g(去苗),甘草0.3g。上都细锉作1剂,以水300ml,白茅根30g。

同煎至7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1日尽。

” (30)《圣惠方》:“治肝黄:柴胡30g(去苗),甘草15g(微炒赤、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15g。以上捣筛为散。每服9g,以水200ml,煎至5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

” (31)《济急仙方》:“治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份。半酒半水,煎7分,浸冷,空心服之。” (32)新中医 1986;(11):“治斑秃:柴胡、茯苓、茯神、丹参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生姜、桂枝各3g,党参、姜半夏、黄芩、生大黄、五味子各6g,墨旱莲30g。日服1剂。

” (33)柴胡疏肝汤(国外医学中医分册 1983;(1))治术后肠粘连:四逆散加香附子、川芎、青皮。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寇宗奭《本草衍义》:“柴胡《本经》中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若茈胡正合宜耳。

服之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此愈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疟状用柴胡汤,正合其宜。

” ②张元素《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

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 ③李杲:“柴胡泻肝火,须用黄连佐之。欲上升则用根,浸酒;欲中及下降,则生用梢。又治疮疡癖积之在左。

十二经疮药中,须用以散诸经血结气聚,功用与连翘同。

” ④兰茂《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⑤李时珍《纲目》:“劳有五劳,病在五脏。若劳在肝、胆、心及包络有热,或少阳经寒热者,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惟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

然东垣李氏言诸有热者宜加之,无热则不加。又言诸经之疟,皆以柴胡为君;十二经疮疽,须用柴胡以散结聚。

则是肺疟肾疟、十二经之疮有热者,皆可用之矣。

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减佐使可也。

如《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用银柴胡浸汁熬膏之法,则世人知此意者鲜矣。按庞元英《谈薮》云,张知阁久病疟,热时如火,年余骨立,医用茸、附诸药,热益甚。

召医官孙琳诊之,琳投小柴胡汤一帖,热减十之九,三服脱然。琳曰,此名劳疟,热从髓出,加以刚剂,气血愈亏,安得不瘦?盖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

若得银柴胡,只须-服,南方者力减,故三服乃效也。

观此,则得用药之妙的矣。寇氏之说,可尽凭乎?” ⑥缪希雍《本草经疏》:“柴胡、为少阳经表药。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者,足少阳胆也。

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其经在半表半里,故法从和解,小柴胡汤之属是也。其性升而散,属阳,故能达表散邪也。

邪结则心下烦热,邪散则烦热自解。阳气下陷,则为饮食积聚,阳升则清气上行,脾胃之气行阳道,则饮食积聚自消散矣。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者,少阳实热之邪所生病也。柴胡苦平而微寒,能除热散结而解表,故能愈以上诸病。

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者,柴胡为风药,风能胜湿故也。”“按今柴胡有二种,一种色白黄而大者,名银柴胡,专用治劳热骨蒸;色微黑而细者,用以解表发散。《本经》并无二种之说,功用亦无分别,但云银州者为最,则知其优于发散,而非治虚热之药明矣。” ⑦倪朱谟《本草汇言》:“银柴胡、北柴胡、软柴胡,气味虽皆苦寒,而俱入少阳、厥阴,然又有别也。银柴胡清热,治阴虚内热也;北柴胡清热,治伤寒邪热也;软柴胡清热,治肝热骨蒸也。其出处生成不同,其形色长短黑白不同,其功用内外两伤主治不同,胡前人混称一物,漫无分理?《日华子》所谓补五劳七伤,治久热羸瘦,与《经验方》治劳热,青蒿煎丸少佐柴胡,言银柴胡也。

《衍义》云,《本经》并无一字治劳,而治劳方中用之,鲜有不误者,言北柴胡也。然又有真脏虚损,原因肝郁血闭成劳,虚因郁致,热由郁成,软柴胡亦可相机而用。

如《伤寒》方中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也。脾虚劳倦,用补中益气汤,妇人肝郁劳弱,用逍遥散、青蒿煎丸少佐柴胡,俱指软柴胡也。

业医者当明辩而分治可也。” ⑧贾所学《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属足少阳胆经药,治寒热往来,疗疟疾,除潮热。

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以补中气。凡三焦胆热,或偏头风,或耳内生疮,或潮热胆痹,或两胁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胆之气,诸症悉愈。

凡肝脾血虚,骨蒸发热,用逍遥散,以此同白芍抑肝散火,恐柴胡性凉,制以酒拌,领入血分,以清抑郁之气,而血虚之热自退。若真脏亏损,易于外感,复受邪热,或阴虚劳怯致身发热者,以此佐滋阴降火汤除热甚效。所谓内热用黄芩,外热用柴胡,为和解要剂。” ⑨张介宾《本草正》:“柴胡,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故主伤寒邪热未解,温病热甚,少阳头痛,肝经郁证。总之,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岂容误哉?”“柴胡之性,善泄善散,所以大能走汗,大能泄气,断非滋补之物,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不可再损营气,盖未有用散而不泄营气者,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者。营即阴也,阴既虚矣,尚堪再损其阴否?然则用柴胡以治虚劳之热者,果亦何所取义耶。” ⑩张璐《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偕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

” ⑾张隐庵《本草崇原》:“柴胡,乃从太阴地土、阳明中土而外达于太阳之药也,故仲祖《卒病论》言伤寒中风不从表解,太阳之气逆于中土,不能枢转外出,则用小柴胡汤达太阳之气于肌表,是柴胡并非少阳主药。后人有病在太阳而用柴胡,则引邪入于少阳之说,此无稽之言。

” ⑿叶天士《本草经解》:“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脏六腑也,脏腑共十二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

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故主寒热之邪气也。” ⒀徐大椿《本草经百种录》:“柴胡,肠胃之药也。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

天下惟木能疏土,前人皆指为少阳之药,是知末而未知其本也。” ⒁黄宫绣《本草求真》:“柴胡能治五劳,必其诸脏诸腑,其劳挟有实热者,暂可用其解散(实热是外邪内郁而实)。真虚而挟实热,亦当酌其所宜。虽引清阳之气左旋上行,然升中有散,若无归、耆同投,其散滋甚。

虚热不可寒,血衰火毒者不可燥,岂容误哉?兼之性滑善通,凡溏泄大便者,当善用之。” ⒂(日)吉益东洞《药徵》:“《纲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往来寒热为其主治也。夫世所谓疟疾,其寒热往来也剧矣,而有用柴胡而治也者,亦有不治也者。于是质之仲氏之书,其用柴胡也,无不有胸胁苦满之证。

今乃旋诸胸胁苦满,而寒热往来者,其应犹响之于声,非直疟也,百疾皆然。无胸胁苦满者,则用之无效焉。然则柴胡之所主治,不在彼而在此。” ⒃王秉衡《重庆堂随笔》:“柴胡为正伤寒要药,不可以概治温热诸感;为少阳疟主药,不可以概治他经诸疟;为妇科妙药,不可以概治阴虚阳越之体,用者审之。” ⒄张山雷《本草正义》:“柴胡味苦,而专主邪热,故《别录》称其微寒。然香气馥郁,而体质轻清,气味俱薄,故与其他之苦寒泄降者,性情功用,大是不同。

《本经》、《别录》主治,多属肠胃中饮食痰水停滞积聚之症,则诸般积聚,皆由于中气无权,不能宣布使然。柴胡能振举其清阳,则大气斡旋,而积滞自化。

其治外邪寒热之病,则必寒热往来,邪气已渐入于里,不在肌表,非仅散表诸药所能透达,则以柴胡之气味轻清芳香疏泄者,引而举之以祛邪,仍自表分而解。故柴胡亦为解表之药,而与麻、桂、荆、防等专主肌表者有别。且柴胡证之呕逆及胸痞痛诸证,固皆肝胆木邪横逆为患,乃以柴胡之升腾疏泄者治之,既非镇摄之品,何以能制刚木之横?则以病由个外来之邪所乘,肝胆之阳,遏抑不得宣布,失其条达之本性,因而攻动恣肆。柴胡能疏泄外邪,则邪气解而肝胆之气亦舒,木既畅茂,斯诸证自已。乃或又因此而谓柴胡能平肝胆之横,凡遇木火上凌,如头痛耳胀、眩晕呕逆、胁肋胀痛等症,不辨是郁非郁,概投柴胡,愈以助其鸱张,是为教猱升木,则又毫厘之差,千里之谬矣。且柴胡之治寒热往来,本主外感之病也,故伤寒、温热、湿温诸病,始则大寒大热,已而寒热间断,发作有时,胸胁不舒,舌苔浊腻者,斯为邪在半表半里,柴胡泄满透表,固是专司。

若乍病之时,忽寒忽热,一日数作,则邪在气分,尚是表病,柴胡亦非其治。若至病久气虚,亦复寒热来往,而脉见虚软,舌色光滑,疑谓虚热,又非邪盛之寒热可比,则柴胡升举,亦非所宜。惟必审知其为脾阳不振,中气下陷,则东垣补中益气之方,乃堪采用,然升、柴升清,特具少少之辅佐品耳。至如疟病之寒热往来,既有不移时刻,又是仲景小柴胡成法,正为此证一定不易之主方。然在寒热方盛之初,或多寒,或多热,亦当分别见证,各为治疗,并非用得一味柴胡,便可自谓通治疟病之秘钥。惟必至寒热发作,虽有定时,而日至日晏,则邪入渐深,乃为正气不足,清阳下陷之候,所谓阳病渐入于阴,非柴升举其清气,不能提出阴分,还归于表而病解,则柴胡乃是必不可少之药。

又疟缠既久,邪势已衰,而正气亦惫,是又所谓脾阳不振之候,亦必以柴胡升举中气,使其清阳敷布,而后寒热可止,则须与补脾之药并用,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方,最为合拍,是乃虚疟之宜于柴胡者。此外则虽是往来之寒热,而柴胡亦非必用之药矣。

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还于表,而外邪自散;一为正虚,则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此外则有肝络不疏之症,在上为胁肋搘痛,在下为脐腹膜胀,实皆阳气不宣,木失条达所致,于应用药中,少入柴胡,以为佐使而作向导,奏效甚捷。”“柴胡以气胜,故能宣通阳气,祛散外邪,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非即以柴胡补脾也。

甄权《药性论》谓治热劳骨节烦疼,虚乏赢瘦,盖亦指脾气不振,清阳陷入阴分者言之,故下文更有宣畅气血四字。明谓此是气血不畅,用柴胡以振举其清气,则气血自能宣畅,且可透泄其热,是为热劳羸瘦之正治。

初非谓劳瘵既成之后,血液耗竭,灼热将枯,而亦以柴胡升散之也。乃后人不知辨别,竟误以为劳瘵通治之良方。《日华子本草》竟有补五劳七伤之句,以升阳散邪之药而妄称为补,大错铸成,实源于此;洁古因之,亦直以除虚劳三字为言,盖至此而柴胡遂为虚劳之专主矣。亦知劳有五脏之分,虚亦有中下之异,而无不发内热者。

心脾之劳,阳气郁结而为灼热,以柴胡升举而泄散其热,宜也。若肝肾之劳,阴精耗烁而为蒸热,亦以柴胡拔本而发扬其热,可乎?中虚之热,为阳入于阴,以柴胡提出阴分,是使之返归本位,如人坠深渊,挈之登岸,是也。若下虚之热,为阴出之阳,亦以柴胡举之上升,是使之脱离根柢,如百谷丽土,拔之石上,可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