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蚬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069页(2188字)

【概况】:

基源 为蚬科蚬属动物河蚬、闪蚬、刻纹蚬的软体。

原动物 河蚬Corbicula flumiuea(Muller),又名黄蚬、沙蜊(《中国药用动物志》)。闪蚬Corbicula niteus(Philippi),又名蚬子(《中国药用动物志》)。刻纹蚬Corbicula largillierti(Philippi),又名花蚬、拉氏蚬、黑蚬(《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

形态 河蚬: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

壳质稍厚而坚硬。成体一般壳长约40mm,壳高37mm,壳宽20mm。而壳膨胀,前部稍短于后部。前缘圆,背圆略呈截状,腹缘近于半圆形。壳顶位近背缘中央,略偏前方,突出并向内和向前弯曲,壳面具有粗糙的同心圆生长纹。壳表面棕黄、黄绿、或黑褐色,壳内面珍珠层淡紫色或鲜艳紫色,并有瓷状光泽。壳顶窝很深。前后闭壳肌痕皆呈卵圆形,略等大。

外套痕完整明显。铰合部发达,左右两壳各具3枚主齿,左壳具有前、后齿各1枚,右壳具有前后侧齿各2枚。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淡水、咸水的河流、湖泊、池溏及沟渠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汇处产量较大。底质多为泥质、沙质或泥沙质。

营穴居生活,埋栖深度多为20~50mm,最深可达200mm。以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及轮虫等为食料。分布于黑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

闪蚬:贝壳较小,全体卵圆形,壳顶一般不突出于背缘之上,易与河蚬区别。壳质较薄,尚坚硬。一般壳长为25mm左右,壳高约23mm,壳宽约13mm。两壳侧扁,略膨胀。前后缘均呈弧形;前后缘几乎等长,且约略向下倾斜;腹缘弧度不大。

壳顶位近背缘中央,较小且常呈破蚀状态。壳面具细密的同心生长纹。

壳表面黄褐色或深褐色;壳内面珍珠层呈紫色,亦有灰白色,外套痕下缘呈暗紫色。壳顶窝较浅。

外套痕明显,铰合部弱,韧带不突出,但相当厚实。左右二壳各具3枚斜行的细长主齿。

侧齿片状,左壳前后各有1枚,右壳前后各有2枚。栖息于河流中。

分布于辽宁、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及贵州等地。

刻纹蚬:贝壳中等大小,壳长31mm,壳高25mm,壳宽17mm左右。壳质厚,坚固,两壳略膨胀,外形略呈正三角形。贝壳两侧不等称。

壳长大于壳高,比河蚬长高比例大的多。贝壳前部圆,后部呈截状,前部短于后部。

壳顶突出,但比河蚬低得多,并向内,向前弯曲,壳被腐蚀。

前缘与腹缘形成大的弱弧形,后缘上部呈截状。

壳面呈棕褐色,具有细密的同心圆生长轮脉。珍珠层紫色,外套痕下方周缘色浓,贝壳腔色淡,有光泽。

壳顶窝较深。韧带长,呈棱形。

外套痕明显,完整。前、后闭壳肌痕呈卵圆形。

铰合部发达,左壳具有3枚主齿,前两个主齿呈“八”字形,后主齿粗大,并向后延长,与后侧齿上方齿的前端相连,具2枚片状侧齿,上缘具有细微、紧密排列的锯齿状;右壳有3枚主齿,中间的主齿微小,后主齿长、粗大,有1枚侧齿,上缘呈细微锯齿状。栖息于泥沙底、泥底的河流及湖泊内。

以微小动物及植物屑碎为食料。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及其相通的河流中。。

【生药】:

采集 全年采捕 置沸水中烫之,使壳张开,将肉与壳分离,取肉鲜用或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化学】:

含苹果酸脱氢酶同功酶(Malata dehydrogenase isoenzymes)。本属多种动物肌肉及内脏含叶黄素(Lutein)、叶黄素酯(Lutein ester)、β-胡萝卜素、丁酸(Butyric acid)、异丁酸(Isobutyric acid)、三甲胺、蚬甾醇(Corbisterol,7-dehydrostigmasterol)、碱性磷酸酶、维生素B12、脑苷脂类(Cerbros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鞘氨醇硫酸酯(Sphingosine sulfiate)、木糖(xylose)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8

【药性】:

性味 甘、咸,寒。

①《唐本草》:“冷。” ②《纲目》:“甘、咸,冷。”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 消渴,黄疸,湿毒脚气,痈疮肿毒。 ①《唐本草》:“治时气,开胃,压丹石药及疔疮,下湿气。下乳,糟煮服食。

生浸取汁,洗疔疮。” ②《日华子本草》:“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浸取汁服,主消渴。” ③《纲目》:“生蚬浸水,洗痘痈无瘢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90g;或煮食。外用:捣敷。

上一篇:蚌粉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二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