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徐长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168页(5608字)

【概况】:

异名 料刁竹(《生草药性备要》),钓竿、逍遥竹、一枝箭(《简易草药》),土细辛、九头狮子划(《植物名实图考》),痢止草(《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

基源 为萝眦科鹅绒藤属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

原植物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awa(Asclepias paniculata Bunge),又名白细辛、对节莲(云南),线香草(江苏),竹叶细辛(浙江、广西、湖南、四川、贵州)。

历史 徐长卿一名首见于《本经》,别名鬼督邮,唯《唐本草》另有鬼督邮,又名独摇草与徐长卿不同。

《唐本草》载:“徐长卿所在川泽有之,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泽,根如细辛,微粗长,黄色而有臊气。”《蜀本草》载:“子似萝眦子而小核”。均似本种。但考证张刻重订李时珍《纲目》,卷上,山草类下徐长卿图和蒙自陆刊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七,山草类徐长卿图,二者图形相同,均包括两株植物,与现称徐长卿不同。又唐慎微《重订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的徐长卿图:溜州徐长卿及泗州徐长卿亦均不似本种。

因此,《本经》所载徐长卿是否即为本种,仍须进一步考证。《救荒本草》,卷上,草部所载:“尖刀儿苗生密县梁家衡山野中,苗高二三尺,叶似细柳叶,更又细长而尖,叶皆两两插茎而生,叶间开淡黄花,细尖角儿,长二寸许,如萝卜,角中有白穰及小匾黑子。其叶味甘,采叶熟,水洗淘净,油盐调食。”根据上述描写和原书的图形,很可能就是本种植物。

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m;根须状,多至50余条;茎不分枝,稀从根部发生几条,无毛或被微毛。叶对生,纸质,披针形至线形,长5~13cm,宽5~15mm,两端锐尖,两面无毛或叶面具疏柔毛,叶缘有边毛;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3mm,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长达7cm,着花10余朵;花萼内的腺体或有或无;花冠黄绿色,近辐状,裂片长达4mm,宽约3mm;副花冠裂片5,基部增厚,顶端钝;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子房椭圆形;柱头五角形。

蓇葖单生,披针形,长约6cm,直径约6mm,向端部长渐尖;种子长圆形,长约3mm;种毛白色绢质,长约1cm。

花期5~7月,果期9~1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80页.图49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药】:

栽培 对气候适应性较强。

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栽培。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四川地区2~3月播种,条播或撒播,每亩用种量2kg。

播种时需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或细土后匀撒。

条播行距27~30cm,播幅10cm,深1~2cm。播后覆薄土,盖草。出苗后揭去盖物,进行除草、松土及肥、水管理。培育1~2年,于冬季或春季移栽,以行株距23~27cm穴栽,每穴栽苗2株,并浇稀粪水定根。

亦可结合收获时,进行分株繁殖,将母株掰分成数株,每株留芽1~2个,进行穴栽。栽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每次中耕后都要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冬季倒苗后可用堆肥或腐殖质土壅蔸。

虫害蚜虫和椿象,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采集 夏、秋季连根采挖全草,扎成小把除去杂质,晾干或晒干;用根及根茎者除去地上部分。

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吉林、甘肃、山东、福建、浙江、江西、广西等地用根及根茎,其它各地大多用带根全草。

鉴别

性状 根茎:不规则柱形,有盘节,长1~3cm,直径2~4mm,上端有茎痕,四周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长5~18cm,直径1~1.5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微细纵皱纹,并有纤细的支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细小,棕色。

气特异,味微辛,有麻舌感。全草:茎细圆柱形,表面灰绿色,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细纵条纹,质稍脆,折断面纤维性。

叶纸质,灰绿色,多纵向卷折,主脉下面突出。

显微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增厚。皮层宽广,约占根的2/3,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内皮层凯氏点明显。

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纤维及管胞均木化。

(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79页.图133)

理化 取样品根粉末2g,加乙醚20ml,密塞振摇10~20分钟,滤过,浓缩至小体积,点于胶硅G板上,以牡丹酚为对照,以环己烷-氯仿-无水乙醇(7∶3∶1)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2%三氯化铁乙醇液,丹皮酚显紫色斑点,喷2,4-二硝基苯肼试液,丹皮酚显橙色斑点。(图见同上.180页.图134)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牡丹酚(Paeono1)约1%[1],又含有与肉珊瑚甙元(Sarcostin)、去酰皮消甙元(Deacyl cynanchogenin)、茸毛牛奶藤甙元(Tomentogenin)和去酰萝眦甙元(Deacylmetaplexigenin)极为相似的物质以及醋酸、桂皮酸等[2];尚含有异牡丹酚(Iso-paeonol)、β-谷甾醇、赤藓醇(Erythritol)、蜂花烷(Triacontane)、硬脂酸癸酯(Stearic acid decyl ester)、十六烷[3]以及徐长卿甙(Cynapanosides)A(1)、B(2)、C(3)[4]。根含有黄酮甙、糖类、氨基酸、牡丹酚等[5]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3;10∶576 [2] Chem Pharm Bull 1966;14(7)∶779 [3]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9;20(3)∶167 [4] Chem Pharm Bull 1986;34(11)∶4500-7 [5] 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1∶251

【药性】:

性味 辛,温。

《本经》:“辛,温。”

功效 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

主治 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咬伤。

①《本经》:“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主注易亡走,啼哭,悲伤,恍惚。” ②《别录》:“益气。” ③《本草药性备要》:“浸酒,除风湿。” ④《简易草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⑤《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腹胀,青筋出现。又治癫咬伤。

” ⑥《中国药用植物志》:“治一切痧症和肚痛,胃气痛,食积,霍乱。” ⑦《云南民间药草》:“苗,浸酒漱口,可治牙痛。” ⑧《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活血。治红崩、白带。” ⑨《福建民间草药》:“益气,逐风,强腰膝,解蛇毒。”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治毒蛇咬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跌打肿痛,带状疱疹,肝硬化腹水,月经不调,痛经。” ⑾《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镇静止痛,驱寒散瘀,解蛇毒,通络和血。治脚气,水肿,腹水,胀满,寒性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入丸剂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体弱者慎用。。【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鹅不食草,捣烂,加黄酒炒热后外敷,治跌打损伤。

②配姜黄,治冠心病心绞痛。 ③配连钱草,治跌打损伤。

④配精肉,老酒煎,饭前吃,治风湿痛。 ⑤全草或根,研末,配延胡索、木香,治胃脘寒痛,或虚寒腹痛。

⑥配半边莲、两面针,治银环蛇、眼镜蛇等含神经毒的毒蛇咬伤。 ⑦配威灵仙、五加皮,治风湿痛。 ⑧配续断、杜仲,治腰痛。 ⑨配高良姜、香附,治寒证之心腹痛。

⑩配桃仁、五灵脂,治跌打损伤及痛经。

⑾配千年健、防己,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⑿配野菊花、七叶一枝花,治痈肿疱毒、毒蛇咬伤。 ⒀配木通、滑石,治腹水及小便淋涩。

⒁配金果榄、及己,治风湿腰痛,关节痛。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药物志》:“治五步蛇咬伤:徐长卿根、兜铃根各30g,山梗菜15g,金线兰或银线兰2~3株。加开水少许,捣烂取汁调蜜服。

” ②《内蒙古中草药》:“治风湿腰痛:徐长卿12g,紫苏30g,轮叶婆婆纳30g。水煎服。” ③寮蛇半剑汤(《中药临床应用》)治银环蛇、眼镜蛇等含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寮刀竹、蛇王藤、半边莲、七星剑各15g。

水600ml,煎至200ml,冲白酒适量,趁热服下。 ④河北中医 1991;(6):“治风寒痹证:徐长卿30g,白芍药12g,黄芪、甘草、川乌头、麻黄、桂枝各9g,生姜6g。水煎服,日1剂。” ⑤新中医 1989;(5):“治原发性肝癌:徐长卿、仙鹤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30g,田三七3g,人工牛黄2g,山楂、白芍、土鳖、山栀子各15g,大黄12g,茵陈24g,丹参20g,蜈蚣4条。水煎服。另用莲花片,每次5片,日3次,配合西洋参15~20g,冬虫夏草15g,和小鸭适量,每周炖服3~4次。

单方应用 ①《圣惠方》:“治恶疰心痛,闷绝欲死:鬼督邮30g(末),安息香30g(酒浸,细研,去滓,慢大煎成膏)。上药,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醋汤下10丸。” 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治腰痛,胃寒气痛,肝硬化腹水:徐长卿6~12g。水煎服。” ③《吉林中草药》:“治腹胀:徐长卿9g。酌加水煎成100ml,温服。” ④《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技术资料选编·口腔疾病》:“治牙痛:徐长卿根(干)15g。洗净,加水1500ml,煎至500ml;也可将其根制成粉剂。

痛时服水剂30m1,服时先将药液漱口1~2分钟再咽下;如服粉剂,每次1.5~3g,均每天2次。” 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治痢疾、肠炎:痢止草3~6g。水煎服,每天1剂。

” ⑥《吉林中草药》:“治精神分裂症(啼哭,悲伤,恍惚):徐长卿15g。泡水当茶饮。” ⑦《吉林中草药》:“治皮肤瘙痒:徐长卿适量。煎水洗。

” ⑧《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治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牛皮癣:徐长卿6~12g。水煎内服。

并外洗患处。” ⑨《四川中药志》:“治心腹疼痛:徐长卿研末,每次温开水吞服1.5~3g,每日2次。” ⑩《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疼痛:徐长卿9g,连钱草60g。水煎,兑酒服,另以鲜徐长卿捣敷患处。” ⑾《内蒙占中草药》:“治腹痛胀满:徐长卿9g,陈皮6g。水煎服。

” ⑿《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外科分卷》:“治腱鞘囊肿:徐长卿全草(干品)200g,浸入50%乙醇500ml,10天后可使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后,用针刺破,将上药浸湿棉球,按压于囊肿处,隔日1次。

” ⒀《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内科分册》:“治神经衰弱:1)徐长卿全草研粉,每次10~15g,1日2次。2)徐长卿全草制成蜜丸,每丸含生药5g,每次2丸,1日2次。

20天为1疗程。” ⒁福建省·医药卫生 1972;(1):“治疗慢性气管炎:徐长卿30g。制成煎剂或片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 ⒂中草药通讯 1973;(2):“治疗肠炎、胆道蛔虫症、溃疡病、肠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手术综合征等所致的急性腹痛:将徐长卿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 ⒃新医药学杂志 1975;(6):“治疗疟疾:徐长卿全草5~7株(相当于干品9~12g,或鲜品30~66g)。洗净,加水300ml,煎至150~200ml。小儿酌减,酌加食糖少许。在疟疾发作前2~4小时之间服药。

食疗 ①《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痹痛:徐长卿30g,走马胎(乳毛紫金牛)15g,白酒1kg。浸泡7天,每天服药酒30g。

” ②《福建药物志》:“治腰痛:徐长卿根15g,茜草6g,浸酒100ml。日服1次,每次30ml,临睡前服。

”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风湿痛:徐长卿根24~30g,猪精肉120g,老酒60g。酌加水煎成100ml,饭前服,每日2次。

” ④《贵阳民间草药》:“治经期腹痛:对叶莲根9g,月月红6g,川芎3g。切细,泡酒120g,内服。” ⑤健胃茶 新疆中医药 1982;(4):“治疗胃窦炎:徐长卿9g,麦冬9g,生甘草6g,化橘红4.5g,玫瑰花1.5g。研成粗末状,密封包装备用。

虚寒型加红茶末,虚热型加绿茶末,每日1~2包,沸水冲饮代茶,连服3个月为1疗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