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茜草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227页(1164字)

【概况】:

异名 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茜草的干燥茎、叶。

原植物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inn.

余项参见“茜草”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茎叶,晒干。

药材产于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

鉴别 茎方形,有4棱,棱上有粗糙细毛刺,表面枯绿色,质脆易断,内心色白面松。

茎节上4叶轮生,多已脱落,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茎含微量元素Fe、Al、Zn、Cr、Mg、Ca、Mn、Pb、Ni、Cu、Mo。

参考文献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10)∶39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履巉岩本草》:“凉。” ②《苏州本产药材》:“苦,寒。”

归经 《实用中药手册》:“肝经。”

功效 活血行瘀,凉血止血,通经止痛。

主治 热症出血,血崩,经闭腹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腰痛,疮疖疔疽,风湿瘙痒。 ①《履巉岩本草》:“大能活血,治便血等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治腰痛。” ③《苏州本产药材》:“行血,活血,治痈毒,损伤。” ④《药材资料汇编》:“攻血,治气块。”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血,和血,行血。治风痹,寒湿,黄疸。” ⑥《四川中药志》:“配成药酒,作打药、补药或调经药用。治风湿瘙痒,痒疮,粪毒发痒,煮水外洗。” ⑦《新华本草纲要》:“止血活血,消肿。治热症出血,血崩,腰痛,风痹,跌打肿痛,外洗风湿瘙痒。鲜嫩叶:外敷疮疖疔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四川中药志》:“治热症吐血,妇女血崩,经出色黑:茜草茎60g,水煎服。”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疗疽:茜草茎叶加食盐少许,捣烂敷。”

食疗 《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后,筋骨酸痛:茜草茎24g,合脚节炖服。”

上一篇:南瓜根 下一篇:药用植物栽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