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326页(1845字)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茵陈汤(《外台》卷四引《范汪方》)、涤热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大茵陈汤(《准绳·类方》卷五)、茵陈栀子大黄汤(《济阳纲目》卷三十四)、茵陈大黄汤(《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
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功用】:
①《准绳·伤寒》:利小便,退黄逐热。②《伤寒大白》:去热,退渴。
【主治】:
湿热黄疸,面、目、一身尽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者。
①《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②《金匮》: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也。③《肘后方》:黄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柏汁,由大汗出,卒入水所致。④《医方集解》:湿热发黄,脉沉实者。
【方论选录】:
①《普济方》: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大黄之苦寒,以下瘀热。②《金镜内台方议》:阳明者,为胃之土,其色黄,若发热汗出者,为热气得越,不能发黄也;但头上汗出,齐颈而还者,乃热气不能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乃热甚于胃,津液内瘀,结为黄也。故用茵陈为君,能治黄;栀子为臣,栀能治黄,寒以治热也;以大黄为佐、使,以下泄瘀热,而除其黄也。③《医方考》: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故用茵陈;苦入心而寒胜热,故用栀子;推除邪热,必借将军,故用大黄。又曰,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而出。④《医方集解》:茵陈发汗利水,以泄太阴、阳明之湿热,故为治黄之主药;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出,大黄能导湿热由大便出。⑤《金鉴》:茵陈禀北方之气,经冬不凋,傲霜凌雪,偏受大寒之气,故能除热留结,率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瘀热悉从小便而出,腹满自减,肠胃无伤,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阳明利水之圣剂也。以推陈致新之茵陈佐以屈曲下行之栀子,不用枳、朴以承气与芒消之峻剂,则大黄但可以润胃中,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故必一宿而腹始减,黄从小便去而不由大肠去。
【临证举例】:
①传染性肝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8∶19):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传染性肝炎20例,初步观察,对传染性肝炎的黄疸消失,速度较快。20例中,服药后第一周末即有12例黄疸指数减至50~80%,占60%,此与茵陈蒿汤之清热利湿——利胆、利尿等作用有关。肝功能之恢复,一般较慢,尤以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与絮状试验之变化较少。服茵陈蒿汤无任何副作用。②皮肤病 《中医争鸣》(1960;12∶17):本方在皮肤科领域中应用的疗效甚佳。茵陈蒿600克,生大黄400克,生山栀400克,水煎成5000毫升,一日二次,每次100毫升,共治413例,其中:过敏性皮肤病痊愈85.7%,显效14.3%;皮肤瘙痒痊愈7.1%,显效64.3%,有效28.6%;原因不明的皮肤病痊愈34.5%,显效4.4%,有效24.1%。③急性病毒性肝炎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引韩德五:近年来应用茵陈蒿汤治疗718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近期治愈率均在95%以上,有效率100%。④胆道蛔虫症及胆系感染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引武汉医学院附二院中医科:用本方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及胆系感染121例,总有效率97.4%;治疗胆系感染40例,38例有效。
【现代研究】:
保肝作用 《山西医药杂志》(1975;3∶19):本方用于因四氯化碳致成的大白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中,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及坏死,使肝细胞内蓄积的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着下降,由此证明本方具有治疗肝炎和退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