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益气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622页(784字)

【方源】:

《东垣试效方》卷一。

【组成】:

黄耆一钱 人参(去芦)半钱 甘草(炙)半钱 陈皮二分 五味子七粒 芍药三分 白术五分 当归五分 升麻二分 柴胡二分

【用法】: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

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或洪缓而沉,按之无力,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目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怠堕嗜卧,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飧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

【加减】:

如下元阴火蒸蒸发,燥热者,加生地黄二分;如咳嗽,加五味子十粒;腹中气不转运者,更加陈皮三分、木香二分;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加茯苓二钱、苍术一钱、泽泻半钱、黄柏三分;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姜制半夏五分;痰厥头疼,加半夏;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以补肺气不足;如春夏腹疼,尤宜加芍药;恶热燥渴而腹疼者,更加白芍药半钱;严寒腹疼,加中桂二钱;如冬月腹疼,不可用芍药,以太寒故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四分(姜制)。

【方论选录】:

《内经》云:劳则气耗,热则伤气,以黄耆、甘草之甘泻其热邪为主,以白芍、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气;又《经》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以人参甘温补气不足,当归辛温补血不足为臣;以白术、陈皮苦甘温除胃中客热,以养胃气为佐;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为脾胃之气下溜,上气不足,故从阴引阳以辅之,又行阳明少阳二经为使也。

上一篇:调中益气汤 下一篇:调中益气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