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肺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424页(1448字)
【方源】:
《玉钥》卷上。
【组成】:
大生地二钱 麦冬一钱二分 生甘草五分 玄参一钱半 贝母八分(去心) 丹皮八分薄荷五分 炒白芍八分
【功用】:
养阴清肺。
①《玉钥》: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②《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清热润肺。③《中国药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①《玉钥》:喉间起白如腐,即所谓白缠喉也。
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②《方剂学》: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拔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宜忌】:
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加减】:
质虚,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方论选录】:
①《中医方剂学讲义》:方中麦冬、玄参、生地、丹皮养阴清热,凉血解毒;甘草生用,泻火解毒;贝母润肺化痰;薄荷宣肺达邪。
合用具有养阴清肺之功。②《方剂学》:本方为治疗白喉的常用方。
白喉一证,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所致,治宜养阴清肺为主,兼散疫毒。方中以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清虚火解毒;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化痰;白芍敛阴泄热;少佐薄荷散邪利咽;甘草和药解毒。
综合全方,滋养肺肾,消肿利咽,微散表邪,故对阴虚白喉,确有良效。
。【临证举例】:
①喉痹 《冉雪峰医案》:魏某,女。
患喉痹,咽喉肿痛,滴水不入,药不得下,病来较暴,俨已封喉,唇口色乌,眼面俱肿,气痰轳轳,筑筑然若将窒息,病势颇危,某医院拒不收治,求诊于余。予曰:热毒太炽,肿毒太剧,但非必死证。
因喉闭药物难下,先以雷氏六神丸置舌上,以温水少许润之,至第二日茶水勉下,乃投养阴清肺汤,原方薄荷减半,生地加倍,越七日诸病消失,气平神清如常人。
②白喉 《福建中医药》(1959;12∶516):采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制为合剂,治疗白喉213例,处方:生地一两,玄参、麦冬各八钱,丹皮、白芍、蒲公英、板蓝根各四钱,银花、连翘、百合、川贝、薄荷、甘草各三钱,煎成90毫升,分次频服,另加吹喉散吹喉。
服药后多数于第二天退热,白膜消退最快者为2天,最迟者12天,平均为5.5天。杆菌培养转阴最快2天,最慢12天,平均6.4天。
213例中,痊愈192例,死亡21例。③急性扁桃体炎 《中华医学杂志》(1962;3∶169):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
处方:大生地八钱,白芍四钱,玄参八钱,浙贝四钱,甘草二钱,麦冬四钱,薄荷一钱,丹皮四钱。
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三钱;小便短黄者加车前子二钱;口干者加天花粉三钱。结果: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2例。在有效病例中,轻者服药1剂,重者4剂,多半服药2剂即可获效。
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备考】:本方制成膏剂,名“养阴清肺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制成糖浆剂,名“养阴清肺糖浆”(见《中药制剂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