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经释》二卷 清 徐大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第480页(1441字)

见道光四年《苏州府志》卷一百二十六《艺文》五之下。

光绪四年《嘉兴府志》卷八十一《经籍》二《子部》庄仲方曰:大椿以《难经》一书,悉本《灵·素》之言,而敷畅其义,不可名《经》。乃随文诠释,别其异同,辨其是非,为此书。其《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驳正。亦一经之学,与毛奇龄释《经》同。

道光《苏州府志》卷一百六《人物·艺术》下: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吴江人。釚之孙,养浩之子也。生有异禀,倜傥英伟,有异人之概。初学举业,补邑诸生,弃去弗屑。去而穷经,探研《易》理、好读黄老与《阴符》家言。既益泛览,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刀剑、技击、勾卒、赢越之法,靡不通究,而于医理尤邃。其投药、造方,辄与人异。徵士迮云病,六日不言、不食,且炯炯直视。大椿按之曰:此阴阳相搏证也。投以剂,须臾再饮以汤而跃然。张雨村生子,无肌肤。惧欲弃之。大椿令以糯米作粉,掺其体,以绢裹之,埋土中,出其首,仍乳之,两日夜而皮生。任氏妇患风痹,两股如针刺。大椿令作厚褥,遣干妪挽持之,任其颠扑,叫号,不得释,以汗出而止,竟勿药而愈。市有好拳勇者,与人角而胸受伤,气绝矣。大椿命覆卧之,拳击其尻三,忽呕黑血数升而愈。

又熟江南水利、洞悉利弊。以医故,数应人请,往来吴淞、震泽间,更知诸水源流通塞之故。雍正二年,开浚塘河、大吏议深六尺,依岸起土。大椿争之曰:误矣。太深则淤易积而费重,傍岸则土去而塘易圮。大吏是之。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巡抚庄有恭议开震泽七十二港,以泄太湖下流。大椿言:惟近城十余港,乃江故道,此真下流所当浚者。其五十余港,长二百里,开之无益,又将坏两岸室庐、邱墓不可胜数;且恐湖泥倒灌,旋开、旋塞。从其议。

乾隆庚辰,大学士蒋溥病。高宗访海内名医。刑部尚书秦蕙田以大椿名荐。特诏徵之。辛己春至京,命视溥病。大椿奏言:疾不可治。上欲官之,命入太医院供奉。大椿辞归。乾隆辛卯,再召入京,年已七十有九。是冬,卒于京师。

大椿权奇自喜,舞枪、夺槊,有不可一世之气。晚益放达,作《道情》以自娱。未殁前,自题墓门云:满园灵草仙人药,一径青松处士坟。所着有:《述恩纪略》,《道德经》、《阴符经注释》。《洄溪经义》、《画眉泉杂咏》、《待问编》、《乐府传声》、《水利策稿》、《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百种录》、《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医贯砭》、《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道情》等书。

光绪五年《吴江县续志》卷二十一《人物》六:徐大椿,熟于东南水利。灵胎抱用世之才,于水利,家学也。既不屑为龌龊小儒,又不欲以文字自表现,顾噤不得发,世乃以医学重之。视大学士蒋溥病,密奏过立夏七日当逝,至期果毙。后(乾隆辛卯)三十六年,复召抵京,以疾卒于寓,年七十九。其奉召时,谕旨称其字,遂以字行。

灵胎与沈彤善,彤学优于考古,而灵胎务知今,两人交相资也。尝创新乐府曰《洄溪道情》,警动恺切,士林诵之。子爔,字鼎和。灵胎奉召时,爔从。文成公阿桂,与为布衣交,爔不屑为科举之学,亦以医名,然爔亦非医者流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