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后论》 明 项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册》第1002页(1364字)

康熙二十二年补刻康熙十一年《绍兴府志》卷五十七《方技》。

光绪八年《永嘉县志》卷二十七《艺文志》四《子部》:戴良《序》:昔者,黄帝之论四时,以养胃气为之本。伊尹之制十大方,以守中气为之先。叔和之评三部脉,以得胃气为之主。盖脾胃居乎人之中而土配之,自余四藏则分居于上下而为木火土金水也。木火金水资乎土,土病则木火金水皆从而病矣。是故天之邪,伤乎人之上,地之邪,伤乎人之下,而中焉之受伤,则以水谷寒热之邪所自致者焉。中而不伤,有天地之邪且无自而入之,则脾胃者,岂不为百病之所始哉。脾胃为百病之始,世医不能辨之久矣。至金李明之,始大明斯理,着为《脾胃论》一书,盖杰然于当时者也。然其所言,止及内伤之一事,其他诸证,则未暇以详。及永嘉项君彦昌,自早岁习医,得外大父杜晓村之家传,后拜明善韩先生于越上、同父戴先生于金陵,而又师事陈白云为最久。遂以所闻于诸君子、与平日之自得,用之而有徵验者,作为《脾胃后论》若干言。凡内、外伤之有关于脾胃而为病者,莫不条举而缕述之。仍以对病之方与夫临时加减之法系于后。信有以补东垣之未备,而卫生家可一览而见矣。彦昌与余交最厚,因携至海上,乞一言为《叙引》。窃谓医之为学,自唐《令》列之执技之流,而吾儒罕言之。世之习此者,不过靳靳焉知守一定之方书,以幸其病之偶中,不复深探远索上求贤圣之意,以明夫阴阳造化之会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迭起而发明之,学者既有以知夫前日之为陋,遂或徒诵一家成说以为高,而又不能博极群言、采择众议以资论治之权变。甚者至于屏弃古方,附会臆见,展转以相迷,而其为患反有甚于前日之为陋者。呜呼!是岂圣贤惠慈生民之本意哉。彦昌家故业儒,而其所与游者,又皆世之大儒先生。故其为医,自《素》、《难》诸经而下,无言之不习、无理之不穷。上既明夫阴阳造化之精微,下复究乎论治之权变。庶几一扫二者之弊而为医家之大成矣。其为此论,以《三坟》古书为主,本以秦、汉、唐、宋诸贤所论为羽翼,以古今名方为格法。正而不迂、奇而不僻、博而无余、约而无阙。是殆识证之元龟、治病之指南也与。《序》而归之,余固不能以苟辞也。彦昌名昕。博学多能,虽音律、绘画之事,亦皆优入阃奥,为世所称云。

乾隆四十六年《余姚县志》卷三十四《寓贤传》:项昕,字彦章,自永嘉来徙。幼好方数。外大父杜晓村,世业医,受其书读之。稍长学《易》赵穆仲、叶见山。后以母病,医误投药死。痛之,乃励志医术。闻越大儒韩明善名,往拜之,得所藏方论甚富。后诣陈白云,受《五诊奇胲》,历试其说皆精良。会金华朱彦修来越,出金、元刘河间、张戴人、李东垣诸书示之。昕独疑古方不宜治今病之论。亟往钱塘见陆简静,始悟古今方,同一矩度也。又往浙右见葛可久、论刘、张之学。往建业见戴同父,撰《五运六气撰要》若干篇授之。太医院使张廷玉善挢引按杌甚奇,昕亦事之,尽其技。于是为人治诊病、决生死,无不立验。诸贵人辟为掾吏,非所尚也。门人力请着书,作《脾胃后论》,补东垣之未备。昕喜辞章、善音律、工绘画,而独以医显。

光绪二十五年《余姚县志》卷二十四《寓贤·滑寿传》:项昕者,与寿同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