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39页(941字)

中国古代的三大宗教之一。是一种多神教,所奉之神分为神、仙、鬼三界。神界领袖是玉皇大帝,仙界领袖是东王公和西王母,鬼界领袖是十殿阎罗。但其基本信仰是超越鬼神世界的“道”,以“得道成仙”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称为道教。道教奉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为教祖,甚至尊他为最高天神。其实,老子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也许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后人要把他当成神仙。他更没有想到,在他出关隐世五百年之后,即东汉顺帝时,一位名叫张陵的人,在今四川大邑县西的鹤鸣山,竟以他的名义创立了“五斗米道”,并将他的《道德经》奉为圣经,从此正式开始了道教的历史。早期道教主要在民间传播,其根本信仰在神秘莫测的“道”。据说,凡人经过修炼即能“得道成仙”,而成仙就意味着长生不死。毫无疑问,这对哀叹“人生苦短”的古人具有无穷的魅力。于是,道教就广泛传播开来,从小民百姓进入士大夫阶层,最后进入了宫廷。北朝道士寇谦之受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器重,南朝道士陆修静受到宋明帝的恩宠,寇、陆二人都是士大夫出身,他们将士大夫的观念、想象和智慧融会进来,道教的经典、教义、仪式、神仙系统以及修炼方法等逐渐丰富完善,成为与儒教、佛教鼎足而立的宗教势力。唐朝是李家天下,在唐初,门第观念还非常盛行,皇帝为了抬高自家的社会地位,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于是,以老子为教祖的道教受到史无前例的恩宠,大有压倒儒、佛二教之势。唐玄宗时,《道德经》被尊为《道德真经》,先秦道家人物庄子文子列子、庚桑子也被奉为“真人”,所着书改为“真经”,纳入道教经典。唐玄宗还亲自注释《道德经》,颁行天下,并命士庶百姓都必须家藏一本,同时规定科举加试《道德经》。道教在宋代依然如日中天,宋徽宗竟然自封为“道君皇帝”,并仿朝廷官吏的品阶,设立道官道职,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其中品阶最高的“金门羽客”,可以自由出入宫禁。金、元、明三朝,道教依然走红,而且先后产生了众多的宗派。根据北京白云观所藏《诸真宗派总簿》记载,古今道教宗派有八十六家,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从唐朝开始,历代王朝都不惜耗费巨资,来编纂《道藏》,以保存、传播道教经典文献。直到清朝,道教才受到朝廷冷落,但依然香火不绝,在社会各阶层拥有广大信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