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52页(628字)

【生卒】:283—363

【介绍】:

道教金丹派的奠基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生在江苏句容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少年时非常好学,因为家贫,自己白天上山砍柴薪,用所卖得的钱来买纸笔,晚上闭门学习,终于精通了儒家经典。但他真正感兴趣的还是道教的“神仙导养之法”,十八岁那年,就拜在当时的着名道士郑隐的门下,学习炼丹术。后来,他又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这位鲍太守也是一位道教信徒,他见葛洪一派仙风道骨,非同凡人,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葛洪。葛洪这时虽然醉心于长生久视之道,不慕名利,但还是难免“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朝廷)”,曾经应吴兴太守顾秘邀请,担任将兵都尉一职,率兵讨贼,并因此而获得伏波将军的头衔。当时,西晋的天下已经危机四起,葛洪于是携带妻子回到家乡,隐居深山,潜心修炼。葛洪坚信神仙可致,而其途径就是服食丹药,所以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烧炼金丹上。就在这一段时间,他写出了《抱朴子》这部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着作,不但全面总结了当时的炼丹成就及其具体方法,而且对道教的基本信仰进行了系统阐释,第一次为道教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道教从此结束了其“下里巴人”的历史,开始成为一种品位较高的宗教。东晋开国初,他曾经再度出山,在宰相王导府中担任顾问,朝廷屡次要委以重任,他都不愿从命。听说广东一带出丹,葛洪便举家南下,隐居罗浮山中炼丹,从此再也没有出山。罗浮山也因此而成了一座道教名山,号称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