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35页(956字)

编年体通史。北宋光撰。据《进资治通鉴表》称,司马光自幼喜诵前史,感叹史籍浩繁,常人难以遍观,何况日理万机的君王,遂萌生了编撰一部简明通史的念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帝王提供治国平天下的“龟鉴”。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四十五岁的司马光将自己所撰《通志》(记载战国秦二世的史事)奏上,得到英宗的赏识,命他继续编撰,并改称《历代君臣事迹》。翌年,英宗同意设局于崇文院,并给司马光自行选择助手、借阅皇家秘阁藏书等权力。在刘攽(分任先秦两汉)、刘恕(分任三国到隋)、范祖禹(分任唐到五代)三人的分工合作下,先搜集史料,按照帝王在位年月撰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剪裁删削为前后连贯、文字统一的定本,每成一部分,即奏上。治平四年,刚即位的宋神宗听司马光进读《历代君臣奏议》片断后,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取“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之意,赐名《资治通鉴》,并预先撰写了一篇序,等全书完稿后,刊在书前。又过了十七年,这部战国至五代的编年史终于完成,宋神宗特加褒奖,并下令将此书在杭州镂版刊印。据说,《资治通鉴》成书后,其草稿就堆满了两大屋。《四库全书总目》评以“搜罗宏富,体大思精”八字,并非溢美。编年史并不是司马光的首创,前有孔子所修《春秋》,故司马光以“三家分晋”开篇,意思是接着《春秋》的历史写下来;但是,通史编年却是司马光的首创。马端临说:“司马温公作《通鉴》,取千三百余年之事迹,十七史之记述,萃为一书,然后学者开卷之余,古今咸在。”故《资治通鉴》问世后,便成为读者最多的一种史籍,而历代的注释研究者更是数不胜数,以至古代便有“通鉴学”之名。《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是政治的,而不是学术的,司马光常常忍不住以“臣光曰”来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故今人称其为“政治史”;但其所以成为不朽的巨着,就在于着者能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来分析历代的治乱兴衰,而不是用曲笔来粉饰历史,其真实程度,就是现代史家也难以企及。司马光所依据的材料,除正史外,还包括各种谱录、墓志、碑碣、行状、别传、野史,甚至小说,凡是有疑义之处,都一一排比异同,加以考证,最后竟有《通鉴考异》三十卷。今人有以《资治通鉴》为“帝王权术”之书者,实在是一种误解。

上一篇:清史稿 下一篇:续资治通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