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分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69页(583字)

荀子提出的天人关系的命题。“天人之际”是合是分,各人的立场不同,答案也不一样。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在“天道”和“人道”之间划上了一条界线。战国时代的荀子则明确主张“明于天人之分”,所谓“天人之分”,就是“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的活动与“天”是两回事,一切治乱祸福在人而不在天:“天行有常,不为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彻底否认了天是有情感意志的存在,他指出,星坠木鸣、地震日食等怪异是自然现象,“怪之可也,畏之非也”。这对“天命”论是釜底抽薪。不仅如此,荀子还进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叫:战胜自然,利用自然。人的命运并非由“天”主宰,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在东汉被王充加以发挥:“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唐代柳宗元则概括为“天人不相预”的着名论点。他们否认“天”对人事的主宰和干预,强调“天人之际”的分,将天变归之于天,人事归之于人。不过,这种无神论思想,在古代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一家之言,不但未能被传统社会普遍接受,也未能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

上一篇:天人感应 下一篇:惟人万物之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