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01:54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168页(998字)

华夏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故称“元旦”或“元日”,也就是所谓“春节”。秦汉之前,并不都是以一月为岁首,也就是说元旦并不一定是农历一月的第一天。这是因为传统历法有三种模式:夏历、殷历和周历。夏历以一月初一为岁首,殷历以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周历以十一月初一为岁首。

这样,就有了三个正月,故又称“三正”。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各国所用历法不一,因此孔子在编订鲁国旧史《春秋》时,开篇第一句就是:“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所谓“王正月”就是周历的正月,即农历的十一月。据说,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一统”,尊重历法以周正为标准。

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各国的春节并不在同一天。

比较而言,夏正以农历一月为岁首最符合农事季节,孔子就曾主张“行夏之时”。秦统一中国后,根据阴阳五行推算,将岁首定在农历十月,为避秦始皇嬴政的讳,将“正”读为平声,“正月”从此也就被读成“征月”。汉武帝时“改正朔”,颁布新的历法,将夏历的正月一日定为岁首,这就是相沿至今的大年初一。

在辞旧迎新之际,古人有燃放爆竹、悬挂桃符等习俗,这些活动最初都是为了驱邪。据《荆楚岁时记》载,这种习俗至少在北朝就已经出现:“正月一日……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又据《拾遗记》,古人以为桃是西方之木,“味辛气恶”,“能厌伏邪气,制百鬼”,于是从战国起,民间就有“桃梗”之设,就是将桃木刻成人形悬挂在门旁,借以压邪。大约在魏晋以后,桃梗演变为“桃符”,就是在桃板上面画上神荼、郁垒二神像或径直写上二神名。

古代神话传说,东海度朔山有桃树,盘曲数千里,其北有鬼门,众鬼由此出入,把守此门的就是神荼、郁垒,于是古人就请这二神来做了门神。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桃板上写些吉利的字或句,来代替神像或神名,叫做“楹贴”。

后来楹贴又从桃符中分离出来,写在红纸上,被称做“楹联”,因为是春节张贴,故又称“春联”。据《燕京岁时记》:“春联者,即桃符也。”庆祝元旦的风俗历代各有不同,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描绘的便是当时的情景:“爆竹声里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中国人心目中的春节并非元旦一天,一般而言,要到元宵节即正月十五后,春节才算进入尾声。在近代以前,中国是东方超级大国,因此东亚各国大都以夏历正月为岁首,而且也像中国人一样过春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