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学堂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227页(806字)
清末洋务派建立的新式学校。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的方式,彻底打破了延续数千年的“华夏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为了适应对外交涉的需要,清王朝于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的前身)。精通外语的外交人才奇缺。翌年,恭亲王奕诉奏请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就是清朝官方开办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也是我国第一所近代化的新式学校。
起初,同文馆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开设英、法、德、俄、日等语种,招收具有“举人”或“贡生”资格的士子为学生,聘请外国传教士任教习,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院。一些头脑清醒的贵族和官僚主张向西方学习,于是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教授几何、物理、测算等近代科学基础理论以及有关军工制造的基础知识。
此后,一批新式的洋务学堂陆续在全国建立起来,着名者有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1年)、天津武备学堂(1886年)、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湖北采矿工程学堂(1892年)、天津西医学堂(1893年)、湖北武备学堂(1895年),等等。这些洋务学堂,都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打破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旧传统。
与此同时,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各国派遣留学生,1872年,清政府终于选派了首批三十名学童赴美留学,在这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学童中,即有后来成为着名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后又向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派出留学生。
1901年,清政府明令全国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在省城的改为大学,在府城的改为中学,在县城的改为小学,而在此前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为全国最高学府。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奉命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比较完备的新式学校教育系统,次年由清政府正式颁布施行。
因1903年是农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