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第166页(310字)
蒙古族擦奏弦鸣乐器。《元史·礼乐志》中云:“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蒙古秘史》载:蒙古主儿勤部有一位娘子,名曰忽兀儿臣,蒙古语即是胡琴手。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1220年作有七绝《赠蒲察元帅七首》:“碧冉官妓拨胡琴。”渐西本小字夹注:胡琴“案蒙古人呼为扣肯儿”。“扣肯儿”即是忽兀儿的另一音译。13世纪成书的《成吉思汗箴言》中云:“您有忽兀儿、抄儿的美妙乐奏,……您是普天下的英主——成吉思汗。”蒙古胡琴具有多种形式,据说最早的筒形共鸣箱是截取羚羊角制作的。明清以来,随着说唱音乐的高度发达,出现了四根弦的胡琴,清人称之为“提琴”。
上一篇:胡里改部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