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3页(570字)

壮族先民的吸饮习俗。最早见于《汉书·贾捐之传》,谓“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骆越人之后裔乌浒、僚人继续保持这种风俗。《太平寰宇记·贵州风俗》引《南洲异物志》载云:“乌浒,南蛮之别种也,巢居、鼻饮。”《魏书·南蛮僚传》亦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其口嚼食,并鼻饮。”到南宋范成大、周去非则载之更详,并明确指出流行于邕州溪洞和钦州乡下。这里历来是壮族及其先民的聚居区,不言而喻,鼻饮乃是壮族先民的一种特殊风俗。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器篇》中说,壮族不但以鼻饮水,而且“以鼻饮酒浆”。与范氏同时代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10中则说,壮族只能以鼻饮水,不能以鼻饮酒,好像他亲自见过这种饮水方式。他说:“邕州溪洞及钦州村落,俗多鼻饮。鼻饮之法,以瓢盛少水,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窍,施以管如并嘴,插诸鼻中,导水升脑,循脑而下入喉。富者以银为之,次以锡,次陶器,次瓢。饮时,必口噍鲊一片,然后水安流入鼻,不与气相激。既饮,必噫气,以为凉脑快膈,莫若此也。止可饮水,谓饮酒者非也;谓以手掬水者,亦非也。史称(骆)越人相习以鼻饮,得非此乎。”明、清以后诸史家均非亲自见过,但云旧传而已。新中国建立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民族调查,也未发现壮族民间存在这种习俗的实际例子。今录之以待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