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柴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51页(583字)
黎语叫“尊策”、“卡咯”等,意为“跳杵”。后来,根据其跳舞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又称为“跳柴舞”、“打柴舞”、“打竹舞”、“竹竿舞”等。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广大地区。原来,此舞只局限于吉祥意义的祭祀活动,所用的木料,一般是红铃木。因该木色红、质轻、音韵清脆,声响可上传“天堂”。50年代以后,一般在“三月三”、“沃八”、劳动间歇或农闲时节的晚上举行。进入90年代后,该舞蹈已成为海南省各民族风情村不可缺少的保留节目。舞前,在地上平行置放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间隔为2.5米左右,其上横放着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红铃木)作跳竿。舞时,垫架两边各蹲(或跪)着5人,各自双手握住竿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富有节奏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趁各对竿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窜,左转右躲或下蹲,避过双竿(或双杆)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婆娑舞蹈的动作。当舞者机警灵巧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竿子(或杆子)挟着脚或头部时,就会引起众人哄堂大笑。参加舞蹈活动者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而快、由低而高进行。通常用二胡、竹笛、小唢呐、小鼓、铃等伴奏,极其悦耳赏目。
上一篇:打波罗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