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64页(833字)

土家族民间欢度年节演出的歌舞剧。其称谓因地而异,桑植谓“花灯戏”,凤凰名“跳茶灯”,秀山称“玩花灯”,因其演出时,常用灯笼围成圈当作照明,演员在中间表演,故总称“灯戏”。一般从正月初九出灯,演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或正月二十四日“送灯节”。其唱词通俗易懂,曲调丰富,生活气息浓厚,旋律欢快风趣、优美动听。剧中人物,一旦(幺妹子)、一丑(花子)。旦角端庄乖巧,手握折扇、手绢;丑角诙谐机灵,手握折扇或徒手。音乐有打击乐器锣、镗锣、二钹与翁琴(二胡)、短笛等。剧目演出不受场地限制,最早在方桌上表演,后来有的地方在花台上表演,也可以在堂屋、院坝里表演。各地灯戏,虽为过年演出,但却没有脱离酬神、祝福、祈祷人寿年丰等范畴,故其演出活动分为三类:①愿灯,为酬神而演,又名“私灯”;②耍灯,由花灯会或众人凑钱举办,祈祷一方清泰,又名“众灯”;③单边灯,为东家赐送吉祥,又名“送灯”。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采茶》、、《盘花》、《南山放》、《磨坊会》、《王大娘补缸》、《槐荫会》、《白骨塔》、《蝶双飞》、《孟姜女》、《十八相送》、《三娘教子》、《山伯访友》等20多个剧目。内容多为男女爱情、生活小品、历史故事等。演员的演出,旦丑插科打诨,动作灵敏,因自然环境与地域不同而风格各异。各地都保留着传统步法和身段,极富舞蹈性。如旦皆以颤步、碎步、三指夹扇推帕为主;丑皆以下蹲、胸前划线扒子,往上掏手带跪为主,显得稳健、质朴、诙谐。两者长演不衰的传统动作有:啄米、抬头、浪回头、顺风起、寒鸡步、鸭子摆蛋、水旋莲花、白鹤亮翅、鲤标滩、金鸡伸腿、岩鹰展翅、蝴蝶抖水、饿马悬蹄、懒龙翻身、雪花盖顶、狮子滚绣球、犀牛望月、鹭鸶梳头、观音坐莲、照面梳妆、膝上栽花、水花冒浪等。新中国成立后,秀山花灯发掘整理,已掌握传统舞蹈动作300余套,出版了《秀山花灯》集子,1984年重庆歌舞团编演的秀山花灯《蝶双飞》,出访过美国、德国、缅甸等国,蜚声海外。

上一篇:德雅玛藏 下一篇:邓玉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