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99页(572字)

毛南族民居。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多数为石基、泥墙、瓦顶,少数为砖墙、瓦顶。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放农具、柴、草以及其它杂物。以用桁条数和间数多少来区分住房的大小。最小的用13根桁条,称“檐十三”;最大的用19根桁条,称“檐十九”。修建“檐十七”的较多,屋里宽敞、通风采光良好。“檐十九”,屋檐低矮,光线不足,比较阴暗,修建的不多。楼房两边山墙(毛南语称“封山”)用料石、泥巴舂成或用砖砌成,中间用木柱、木栌、桁条做排架。每排用母柱和仔柱各两根;用厚板做木栌,把母柱和仔柱联结起来(毛南语称“排檐”);每根柱底部垫以圆锥台石垫(即“石柱”),高70-80厘米,也有高达1米多的。排檐的多少以间数的多少而定。三间的两个排檐,以此类推,间数一般都是单数。大门开在正中央的那间屋,使两头的间数对称。“排檐”中间横架桁条,钉上椽子,然后盖瓦。房屋正中一间的顶端放正梁,涂以朱红色,上书“梁文”。以正梁中心点为界,一头写安梁时间,一头写主家地址、姓名。大门门楣宽厚,门房用两大块厚板制作,用铁(或“铜”)做门环,料石做门坎。大门两侧设卧室,均有窗户。用红瓦片做脊。中间用14块瓦片装璜成金钱图案,用3根竹篾和椽子交叉结成檐角,以防瓦片脱落。整个房屋结构严谨、牢固、美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