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06页(605字)

亦名大壁、仙蟾。壮族地区特产。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因其雄性鸣声作“蛤”,雌性鸣声作“蚧”而得名。主要产区在广西州、扶绥、宁明、崇左、大新、田阳、田东、靖西、那坡、德保、武鸣、平果、东兰、都安、山等地。属爬行纲、壁虎科动物,大者长达34厘米。体披小鳞,背呈紫灰色,有赤色斑点及6条横斑和13条纵凸起锦纹珠点。尾巴呈暗灰色而长,有六七条灰白色环带斑纹,受惊时会自行断落而再生。其药力主要在尾部,如尾部断落则药力大减,故捕时须特别小心。腹部呈白色,散布粉色斑点。趾间仅具蹼迹,趾底有单排皮辫。头部呈三角形,嘴巴宽阔,眼睛大而炯炯发光。其性喜居山岩间、树洞内或石壁上。夜出活动捕食昆虫、小鸟、虫类及其它种类的壁虎。壮族青年常于夜间打着手电寻声而捕之。有用铁钩伸入石隙中将其钩出者;有用一端系有马尾或头发的铁丝伸入石隙捕捉者,蛤蚧-见误以为是可食的昆虫或入侵之敌,就张大嘴来咬,其细齿立即被马尾或头发钩住,捕者便可从容地把它拉出洞口。壮族先民早已知道其药用价值。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卷下曾记载:“蛤蚧首如虾蟆,背有细鳞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于榕树中。……俚人(壮族先民)采之鬻于市,为药,能治肺炎。医人云药力在尾,尾不具者无功。”有补肺气,定喘止渴、益阴血、助精扶羸等功效。蛤蚧药制品有蛤蚧大补酒、蛤蚧精、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丸、蛤蚧雄睾酒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