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12页(482字)

壮族民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风味食品。亦称桄榔面。流行于广西南部州、凭祥、大新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东汉杨孚在《交州异物志》上已有记载。唐人刘恂《岭表录异》记之尤详:“桄榔树,生广南山谷,枝叶并蕃茂,与枣槟榔等树小异。然枝下有须,如粗尾,广人(壮族先民)采之以织巾子。……此树皮中有屑如面,可为饼食之。”南宋范成大、周去非及明李时珍等人的着作中均有所录。桄榔粉就是用桄榔树的芯髓提炼出来的一种可食淀粉。每当春夏间,壮家将桄榔树的树干砍倒,剥去树皮,挖出髓芯,切成碎片,捣碎成粉末,装入布袋,放入水中反复搅拌按捏,如土法做豆腐,使淀粉从布缝中流出,经过两三次沉淀,捞出湿粉晾干,便成灰白、细滑、闪光的桄榔粉。吃时,放两三勺于碗内,加入适量的白糖,冲入开水,便成桄榔羹甜食;冲入开水调成糊状,放进油锅中煎熟,即成桄榔饼;将糊状摊开在甑锅中蒸熟,再卷起切成条状,即成桄榔粉条。吃起来细滑可口,味醇正而无异味,有清肺解热、止渴生津功效,对伤寒、痢疾、咽喉炎及小儿疳积、发烧头痛等症,有很好的疗效,亦为清暑清热之佳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