俍兵抗倭之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88页(540字)
壮族土官兵丁抗倭史事。14-16世纪时,侵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时称“倭寇”。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活动十分猖獗,并勾结当地土豪劣绅、奸商,到处进行走私劫掠。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1552~1556)间,江、浙、闽一带军民遇害多达数十万人。明朝派往山东及江浙一带抗倭的官军节节败退。在此紧急关头,明朝诏令“强悍天下称最”的俍兵(壮族土官兵丁)7500多人枪组成一支抗倭军队,在执掌田州政事的瓦氏夫人(1496-1555)统率下,自筹粮草,开赴江浙前线抗倭。他们在是年年底由广西梧州出发,经广东、江西,次年农历三月初,到达江浙抗倭前线,归属明军总兵俞大猷统一指挥,进驻金山卫(今属上海),先后参加了金山卫、王江泾、陆泾坝、漕江泾、成墩等战役,立下了丰功伟绩。特别是四月二十日在王江泾(位于今浙江嘉兴县北三十里)战役中,俍兵和明军主力担任了中路、西路和北路的攻坚战,在友军的密切配合下,俍兵从四面八方勇猛地进攻敌人,一举歼灭倭寇3000余人,取得了抗倭以来第一次大捷,从而扭转了明军的被动局面。从此,俍兵之名大震于江南,江浙一带民间长期流传着“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并尊称瓦氏夫人为“石柱将军”和“巾帼英雄”。
上一篇:裣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