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342页(1590字)

土家族丧堂祭丧舞蹈。跳丧鼓,亦名闹年(灵)歌,是流行于鄂西清江流域别具特色的歌舞。跳丧鼓,是很古老的丧葬仪式组成部分,隋唐时代就已见诸于史载。唐《蛮书》卷10引《夔府图经》云:“夷事道,蛮事鬼,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之勇也。”又谓:“巴氏祭其祖,击鼓为祭,白虎之后也。

”《晏公类要》载:巴氏“伐鼓以祭祖,叫啸以兴哀。”宋《太平寰宇记》载为巴人“祖称白虎,死葬不选坟墓”,有歌丧之俗。

明、清方志,亦屡载不鲜。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6就载:荆楚西即今鄂西一带,有一种人死后,“戚邻咸聚,挝鼓乐作至夜,男女杂沓”风俗。至今,都依然还是“人死众家哀,不请自己来。”跳丧,由有声望长者,或能歌善舞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各种富于变化的鼓点指挥舞蹈、变换曲牌,舞者“脚跟鼓点鼓跟脚”,变换舞姿和节奏,改变唱腔唱曲,激越时似山风呼啸,舒缓时如清流荡漾。无论什么节奏,无论跳者众寡,舞蹈都必须对称,动作一般为哈腰、曲膝、八字步、摆胯、绕手,身体按节奏上下或左右颤动,手、胯向同一方向呈“顺边”运动。整个跳丧则以这些动作为元素,组合成一组组体现对自己民族历史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和是非观念的图腾崇拜、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舞蹈,其名目有:四人穿花、雪花盖顶、燕儿衔泥、四大步、待师、滚身子、倒叉子、虎抱头、白虎下山、幺姑姐、幺年儿嗬、沙叶儿嗬、摇丧、打丧、哑谜子等数十种,如白虎下山,通过摸拟老虎的各种威武形态,表现了先祖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升天的崇敬。“白虎当堂坐,白虎当堂是家神”的唱词,反映了世代以虎为图腾的传统意识。而各地在跳丧时,又因丧而发挥。巴东跳丧场面最大,气势最磅礴,少则百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其舞蹈动作最富特色的是“待尸”,舞时除双膝不断地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自然地在胸前晃动,具有曲线美。

来凤、建始的跳丧舞,腿部动作多为大八字步蹲着前行,每行一步都用脚掌紧紧抓地,显得稳重有力。所以,跳丧虽然是丧堂祭丧舞蹈,但所舞舞姿与内容,与丧无关,没有丧哀氛围。尤其是丧堂大唱性歌,跳演性媾舞蹈,曲折地反映了期望子嗣繁衍,民族兴盛的愿望。可以说,跳丧鼓通过尽情歌舞,将一种顽强的民族意识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表现出来和传承下去。②土家族祭祀悼念亡灵仪典。跳丧鼓,顾名思义,不仅要打丧鼓、唱丧歌,还要跳各种丧舞。俗谚云:“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与打丧鼓一样,为哀悼死者的独特宗教活动。跳丧鼓,由一人在棺椁边击大鼓叫歌指挥,2人或4人在棺材两侧穿插对舞。击鼓者,既是有声望的长者,又是能歌善舞的能手。执鼓者以鼓点暗示曲牌的更换、舞姿的变化。由于跳丧鼓为以舞寄情,成为群众性的娱亡娱人活动,所以,俗谚云:“听到鼓敲响,脚板就发痒,不请自动来,跳到大天亮。”因人多,丧堂容不下而移至堂外场坪跳,一人叫,众人合,鼓点激昂,舞姿粗犷、轻盈、明快、活泼,时而绕臂挽肘,形似凤凰展翅;时而相对击掌,犹如幺姑子姐筛箩筛;时而翘头遥望,好似犀望月;时而扭肩擦背,又如水牛蹭痒;时而嘴唇触地,恰似春燕衔泥;时而蹲脚打旋,真像猛虎下山;时而相互嬉戏,活像青年男女相逐玩耍,调情;时而胯部碰撞,两臂相挽,两脚相勾裢裆,演示异性交媾,等等,寓意象征,演泄情感,崇尚猛虎、犀牛、雄狮的剽悍、雄健,渴望从他们生命中获得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祈求繁衍后代,人丁兴盛,对生殖的崇拜积沉在跳丧鼓潜意中,故跳丧鼓世代传承不衰。作为土家人不会跳丧者,在丧堂要受嘲讽道:“不会跳丧巴门站,眼睛鼓起像蛋,灶屋里一声喊吃饭,肚子鼓得像油罐,亏他还是个男子汉。”是男子汉,就必须会跳丧,蔑视死亡、笑对死亡,具有土家人旷达、乐天民族精神,“饿死也要跳三年”的浪漫豪放特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