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423页(593字)

壮族地区重要关隘。位于中越边界线东段广西凭祥市之南。古称“陵关”。明永乐五年(1407),改称“镇夷关”,亦称“大南关”、“南关”和“界首关”。明嘉靖年间,称“镇南关”。1953年,改称“睦南关”。1965年又改称“友谊关”。关隘两侧为左辅山与右辅山对峙,山上炮台林立。嘉靖年间,在两山之间修筑一道长四五百米的城墙。1727年又在城墙中间建有一座巍峨的关楼(后经三次重建)。关内峡谷延绵数里,湘桂铁路越峡谷出关而进入越南境内。关楼上今仍保留1965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的手迹“友谊关”三字。为中越陆路交通的咽喉,我国南疆之大门。壮族及其先民千百年来就把守着这所大门。壮汉等族人民多次在此痛击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统治者。唐朝有黄峒首领黄乾曜、黄少卿(壮族先民)等在这一带发动了反抗唐朝压迫的黄峒起义。北宋有侬峒首领侬存福、侬智高(壮族先民)在附近发动侬峒起义,先后建立过“长其国”、“大南国”政权,反抗交趾李氏王朝的入侵和宋朝的压迫。1885年,清军爱国将领冯子材和壮族民兵“敢死队”于关前隘痛歼法国侵略者取得了着名的关前隘大捷。1907年,旧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委派壮族农民运动首领、同盟会会员黄明堂为中华国民军镇南关都督,在此发动武装起义,震撼清朝的统治基础。此关乃中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壮族人民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历史见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