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451页(970字)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越人、骆越、西瓯、乌浒、俚僚、峒僚、俍人、僮人等。自称布壮、布越、布土、布沙、布侬、布曼、布僚等。1952年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改今名。据1990年人口普查时统计,全国共有15,489,630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壮区气候温和,风景秀丽,着名的桂林阳朔山水,灵渠、左江崖壁画等胜迹分布其间。出产八角、茴香、三七(田七)、罗汉果、肉桂、蛤蚧、炉甘石、金桔等名贵土特产和药材。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区。自唐宋以来,曾有用汉字创制记录壮语的“方块壮字”,亦称“土俗字”。但因没有统一的规范,比较难记难学,也未普遍通行使用,民间仅用来记录壮歌和巫经等。官方文件及民间来往信件仍通用汉文。1955年曾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新壮文,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使用。体质特征属蒙古利亚人种南亚类型。此种体质特征的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分布在我国西江流域,例如解放后出土的“柳江人”化石(距今约50,000年前)和桂林甑皮岩人化石(约9,000年前)等,均属于这个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这就更有助于说明西江流域是壮族先民的发祥地。经济特点以农耕稻作为主,其先民古越人系稻作文化的发明者。喜铸造和使用铜鼓。北宋已知使用火药制作石炮。古有“凿齿”、“饰齿”、“鸡卜”等习俗。壮锦工艺精巧美丽,有千余年历史。民间娱乐与交际活动有歌圩、抛绣球等。公元前218年(秦王嬴政二十九年),壮族先民西瓯人曾在今湘桂边境迎击秦军50万,是为秦瓯之战。唐代黄峒首领黄乾曜,宋代侬峒首领侬存福、侬智高,明代田州土官瓦氏夫人,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萧朝贵、韦昌辉,以及右江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韦拔群等等,都是在反抗国内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或抵抗外国侵略者的革命战争中作出卓越贡献,战绩辉煌,驰名千古的民族英雄。从历史渊源和语言、文化特征看,壮族不但与国内壮侗语族诸民族,如傣、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中南半岛各国操壮侗语族语言的诸民族,如泰国的泰、佬族,老挝的老龙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岱、泰、侬、卢族等等,也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国和以上国家民族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建立友好关系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