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454页(1236字)

壮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壮族民间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其发展规律,并结合壮族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壮族民间文学发展史可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远古时期,是壮族的原始社会。此期民间文学只有歌谣和神话。如创世史《布洛陀》、歌谣《越人歌》和神话《姆六甲》等。二、秦至唐中古时期,是壮族的奴隶社会。除了歌谣外,还有长篇英雄史诗如《莫一大王》,长篇叙事诗如《李旦与凤姣》,传说如《岑逊王》和《刘三姐》,故事如《安阳王神弩》等。三、宋至清中叶近古时期,是壮族农奴封建社会。此期的歌谣、传说、故事都有所发展,特别是民歌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长诗。如《文与肖尼》、《嘹歌·唱离乱》、《传扬歌》等。故事如《侬智高的故事》、《渔夫和皇帝》、《八兄弟》、《一幅壮锦》等。四、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近代时期,是壮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此期以反封反帝为旗帜,作品内容主要反映太平天国起义、中法战争、辛亥革命的歌谣和故事。如《太平军来》、《中法战争歌》、《辛亥革命歌》、《翼王做寿》、《死鬼变话人》、《达稳之歌》(长诗)等。戏剧和说唱文学也有所发展,壮剧、唱师和末伦等演唱形式,在壮乡已普遍流行。有《侬智高》、《甫牙》、《达七与六丘》、《莫一大王》、《白姑娘》等剧目。五、“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此期作品是革命歌谣和革命故事以及建国后的新民歌、新故事。如《右江革命歌谣》、《拔哥民歌选》、《翻身不忘共产党》(长诗)、《壮人永跟毛泽东》、《邓斌骑》、《拔哥变龙》、《团结寨》等。此外,1958年以后出现的壮族民间歌舞剧,是在壮族民歌和壮族舞蹈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正在发展着。它用汉语桂柳官话演唱,与用壮语演唱的壮剧不同。其着名剧目有《刘三姐》。壮族民间文学特点:一、敢于反抗,善于斗争,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性格。如《刘三姐》、《死鬼变话人》等。二、想象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浓郁。如在《布洛陀》和《莫一大王》长诗中表现突出。三、壮族民歌丰富多彩,形式独特、格式多样。有散歌、套歌、勒脚歌、组歌、长歌;有叙事和抒情;有五言、五三五言、七言、七三七言;有二行、四行、八行,乃至成千上万行;韵律有脚韵、脚头韵、脚腰韵,以脚腰韵为最。四、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灰谐和优美。五、善于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而丰富发展自己,结合壮族实际移植、改编汉族的故事,形成具有本民族风格的长诗,如《唱英台》。建国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壮族民间文学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整理出版了一批壮族民间文学着作,如“中国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三套集成·广西卷”、《莫一大王》(壮文版)等;壮族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有《壮族民间文学概观》、《壮族歌圩研究》、《壮剧研究》等等。建国40多年来,壮族民间文学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出现了一批壮族民间文学专家,比较着名的有肖甘、黄勇刹、蓝鸿恩、侬易天、蒙光朝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