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浑回纥汗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52页(720字)

回纥君长骨力裴罗所建政权。因建牙于鄂尔浑河流域上游于都斤山而得名。682年东突厥后汗国兴起,回纥、契苾、浑、思结等铁勒四部因受压迫而迁往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之间,在河西走廊居留到727年,颇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原居漠北的回纥余众此时仍役属于东突厥。8世纪40年代,东突厥后汗国内乱。744年,在唐朝的帮助下,回纥灭东突厥后汗国,建牙于鄂尔浑河流域上游于都斤山。唐朝封其骨咄禄毗伽阙可汗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744-754年是鄂尔浑回纥汗国的草创时期。怀仁可汗及其子磨延啜致力于削平邻部反抗,巩固汗国。汗国既设有可汗、杀、叶护等突厥旧制的职官,又有宰相、都督、将军、司等唐制职官。汗国辖有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思等铁勒诸部,又把被它击破的拔悉密、葛逻禄纳入汗国,各部落由仿唐制任命的都督统治。755年唐安史之乱爆发,回纥两次发兵助唐平乱,唐朝三次以公主嫁回纥可汗。自755年以来,回纥与唐交往密切,受唐文化影响也较明显。780-795年间,四位可汗均以暴力夺位,对外则忙于与吐蕃、葛逻禄斗争和镇压突厥余众的反抗,与唐朝交往明显减少。795年,原出跌氏的宰相夺得汗位,药罗葛氏汗系遂绝。821年崇德可汗即位,娶宪宗女,与唐交往再度活跃,回鹘势力远达真珠河(今锡尔河上游纳伦河)及拔汗那(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一带。832年起,回鹘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内乱迭起,势力大衰。840年前后,回鹘可汗为黠戛斯所杀,汗国崩溃,诸部离散。余众分三支西迁,和原住在河西和西域的同族人相汇合而分为河西回鹘或甘州回鹘、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和喀喇汗王朝即黑汗王朝或葱岭西回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