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13页(685字)

指西藏僜人巫师。

专门从事送鬼、祈祷等活动的宗教职业者。是人与“鬼”之间的联系人,为人们解释鬼的模样、危害、数量和名称,帮助人们送鬼驱邪、祈求平安。巫师一词在僜人达让语中称为“刮”,在格曼语中称“格卜英”。

在民主改革前,僜人信奉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有精灵的存在,即鬼的存在。把自然界和社会上所发生的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如天灾人祸、瘟疫、歉收等,都归结为鬼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对鬼的崇拜。认为天上、地上、山上、河里,到处都有鬼。

鬼四处飘游不定,随时有可能附于人身及其它物体之上。因此,僜人十分害怕鬼,经常请巫师做法,以驱赶大大小小的鬼。

相传巫师有三种:1.小巫师,他们只能送一些小鬼。这类巫师多半没有传承,他们是通过经常参加送鬼活动,自己留心学习,大巫师稍加指点后成为巫师的。如遇到“德荣央”、“达瑞亚”等大鬼时,这类小巫师就无能为力了。2.中巫师,这类巫师因能够送中等大的鬼而得名。

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家传巫师,有些是自学而成的巫师,极少是“梦授”巫师。3.大巫师,他们中多数是“梦授”巫师,一部分是家传巫师。所谓梦授是指:某人在梦中有精灵传授给有关鬼的知识,以及送鬼驱邪的祭祀仪式规则及程序。

在僜人中,巫师是专职的,但又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者。巫师有各自不同的法器,如豹齿串、野齿串、獐子腿扇、铜铃等。在送鬼活动中的一些舞蹈、祭祀词是固定的,但有一些需要临场发挥,故巫师也需具备善于辞令、了解掌故等条件。

巫师做一次送鬼仪式,所得报酬从一头猪至几头猪不等,或几十公斤肉和其它物品,没有具体规定,均按各家经济条件而定。

上一篇:乌珠留若鞮单于 下一篇:兀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