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61页(327字)

又称于阗塞文。

古代人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因发现于新疆于阗地区而得名。于阗文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与今阿富汗境内的瓦汗语相近。于阗文来源于印度婆罗米字,所以属于音节文字,字形与婆罗米字相近,采用附加符号表示元音。为4世纪后期传入于阗地区。19世纪末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M·彼得洛夫斯基,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G·H·继业最先在和田地区搜集于阗文献,1901年德国梵文学家霍恩雷首次刊布。

此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派到新疆的“探险家”又获取了大量于阗文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新疆陆续发现于阗文文献。

中国学者研究于阗文献所涉及的有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等内容。

分享到: